我们热切地追求权力,并试图拥有和驾驭它。我们也畏惧权力,然而又被权力刺激和挑逗着。我们试图了解并不停地实践着--什么是权力,如何得到权力,如何使用权力。在一轮又一轮此消彼长的权责交替中,我们赋予权力一个全新的定义:神通广大,凶猛无比。
在今天,权力已令到无数追求权力和无权的人神魂颠倒。
可是,当我们听到或看到汪洋湖的事迹--一个廉洁奉公的名字、一份勤政为民的信念、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时,实在不能不感到惊异,不感到困惑了。这是真的吗?真有这样的人吗?真有这样对待权力、使用权力的高级领导吗?
吉林市渔楼村关云泉和村里的百姓流着眼泪说,有的,汪洋湖就是!
吉林市五里河镇的老党员老书记们拍着胸脯保证,有的,汪洋湖就是!
吉林省水利厅的领导和职工拿出一份份工作政绩说,有的,汪洋湖就是!
汪洋湖,这该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参加革命工作40余年,岗位变动16次,与其妻子、女儿两地分居30年。他29岁走上县级领导岗位,先后担任过许多重要领导职务,直到走上厅级领导岗位。“堤溃蚁穴,气泄针芒。”是他一生恪守的廉政座右铭;“人生在世,奉献二字。”是他一生恪守的勤政座右铭;“争分夺秒,与时俱进。”是他一生恪守的奋斗座右铭。
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着!
是汪洋湖的权力不够大、没有腐败的资格吗?十六次升迁,有些人眼里,每一次都是一次捞取名利的机会。仅近3年,吉林水利投入近60亿,防洪工程大大小小的项目达到400多项,作为省水利厅的一把手,甚至不需明言,只要一点点的暗示,大把的金钱、豪华的住房、子女的就业就唾手可得。但是,他没有!在汪洋湖眼里,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重如泰山,他唯一的职责,就是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为人民群众谋取最大利益。他说:“官位是人民给的,不是我个人的,别给组织抹黑。”“别给组织抹黑”这样一句非常朴实的话,也许有些人已经说不出口了,而汪洋湖却用他的一言一行给出了最好的诠释。
是汪洋湖的家庭富裕、不需要以权谋私吗?98年房改时,他甚至连购买公房的几千元钱都拿不出来。当了二十几年的县处级干部,三个女儿却没有沾到父亲一点光、借到一点力,小女儿甚至连工作都没有。但他却总是说:“和普通老百姓相比,我的日子算是很好过的了。”他要求妻子不参政、不特殊、不收礼。他告诫女儿,不要把父亲当做拐杖,凡事一定要靠自己。清廉,在很多人眼里是种约束,而在汪洋湖身上,则是一种习惯。
是汪洋湖不想用、不会用权吗?不,他需要权力,他也善于运用权力。只不过他的权力不是为了给自己得私利,而是为了给更多的百姓谋幸福,为了给更重要的事业做贡献。从几十年重要领导岗位上走过来,一路上,面临各种诱惑,面对各种考验,他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他正确行使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他始终与老百姓保持血肉联系,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有些人眼里是一种政治要求;而对汪洋湖来说,则是一种自觉行动。
还用说更多吗?
当有的人掌权是为了事业成功、实现个人价值时,当有的人掌权是为多挣些钱、搞点经济基础时,当有的人掌权是为生活安稳、家庭幸福时,扪心自问,当我们手中有了权力时,我们会做些什么?
为谁掌权,掌权做什么?
在焦裕禄、孔繁森、汪洋湖那里,这是简单明了,无须讨论的;在普通百姓看来,也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贪污腐败分子固然可恶,人人喊打;碌碌无为,随波逐流或贪图小利,为己谋私,又何尝不是对手中权力、对人民期待的一种亵渎。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为民谋利,甘于清贫,恪尽职责,清廉刚正,既是权力之源,也是做官之本,更是一名真正共产党人的行动宗旨和终极指向。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该拿什么还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