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信息

2011法院工作信息第二十三期

发布时间:2011-06-10 13:57:10


 

牡丹江中级法院认真落实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

 

在今年两会上,与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评议了《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在肯定法院过去一年工作的同时,围绕队伍建设、审判和执行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市中级法院党组和徐志国院长十分重视,责成相关部门按内容和职能分解承办,并把承办结果汇总报告了市人大和市政协。

针对代表、委员在队伍建设方面提出的“个别法官作风、素质有待改进和提高;法官审理、执行案件要人情化些;加大培训教育工作力度,引进有知识水平的人才加强法院力量”等意见建议,中院决定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司法作风建设。坚持文明办案、规范司法礼仪和庭审用语,加强审务监督和审判管理。今年要抽调两级法院相关干警开展交叉司法巡查和审务监督,还要建立回访当事人制度。对案件审理过程中有不文明司法,不规范司法、不廉洁司法行为的通过信函、电话、面谈等方式进行回访。二是抓好思想文化建设。今年初,市中级法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法院文化建设三年规划(2011-2013)》,结合《关于进一步开展创建“学习型法院(部门)、争当学习型干警活动的实施意见》,大力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理念,不断树立法院和法官的良好形象。三是抓好典型选树和示范作用。今年在抓好深入开展向金桂兰同志学习的基础上,在全年工作绩效考评中,选评出全市法院“十佳办案能手”和“十佳调解能手”;从“双十”中选出部分典型、组成先优报告团,在两级法院巡回演讲,形成学先进、讲文明、办精品案件、做廉洁法官的氛围。四是抓好教育培训工作。今年将适时邀请国内法学专家授课,深入推进“法官大讲堂”活动的开展,不断更新法官的法律知识,拓展法官视野,提高业务技能。

针对代表、委员提出的 “要发挥职能作用,为市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做出贡献;对民商事案件应多做释明工作;要解决好立案难和职工维权方面的问题”等意见建议,中院党组提出要在市委十届十五次全会精神的指引下,紧紧围绕市委工作的重心,不断更新司法理念,改进服务措施,准确把握牡丹江经济追赶跨越的时代特征,并全力为“十二五”时期的“五城建设”和“七个翻番”的目标提供司法保障做出新的贡献。一是要认真执行中院制定的《为经济建设服务23条措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履行民商事审判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保驾护航的职责。二是要正确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平稳推进规范量刑,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三是要规范两级法院指导关系,加强审判工作的监督指导。四是要切实解决立案难问题,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中院拟出台《立案审查工作指导意见》,对立案审查等工作进行全方位规范。在立案审查岗位上配齐配强业务素质比较好的法官,并有针对性地对全市两级法院立案工作人员进行政治业务培训。五是要完善制度,切实做好申诉信访工作。六是要利用好信息化建设成果,建立当事人与法院交流平台。今年一月份,中院党组决定在互联网上建“牡丹江法院网”,作为人民群众与法院沟通和交流的平台。现在前期开发制作工作已完成,预计今年五月下旬将正式开通。

针对代表、委员提出的 “执行难问题仍然存在,一些超期的执行案件没有得到执结,是引发部分群众上访隐患的主要因素;要拿出有效的措施方法,增强破解执行难的能力,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尽快执结一批受理时限较长的执行案件”等意见建议,中院执行局专门就如何破解难题进行了研究,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执行工作。一是改革执行工作。进一步优化执行权配置,在全市法院全面推进“分段集约”执行工作新法,用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不断提高执行效率。二是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作用。通过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形成两级法院一体化指挥,做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行动,提高集中执行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执行能力。还要通过完善《债务人名录制度》和《债务人名录制度实施细则》等措施,对债务人实施增压和威慑的作用,促其自动履行。三是进一步强化立、审、执联动机制。年初,执行局已与立案庭、技术室、民事审判庭、审判监督庭、法警支队等相关部门进行研究联动事宜,并出台“实施意见”,以实现法院全方位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的目标。四是进一步提高执行队伍素质。通过对两级法院执行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有效改善了执行不作为或乱作为的问题。今年四月份,中院政治处、法官学院和执行局合办执行人员业务培训班,分期分批对全市法院所有执行人员教育培训一遍,并进行了现场考试测验,大多数执行人员都取得了比较好的培训成绩。

 

责任编辑:中院办公室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