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两级法院坚持和发展
新时代“枫桥经验”
以数字法院建设成果为依托
用“龙法和”云法庭来赋能
积极构建“四化四解四到位”
诉源治理新格局
让大量矛盾纠纷
化在源头、解在诉前、消在萌芽
01
“抓前端 治未病”,矛盾纠纷源头解
近日,宁安市法院立案庭收到某物业公司递交的起诉状,要求业主缴纳物业费。立案法官接收诉讼材料后,发现案件虽然标的不大,但简单的一判了之,可能会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在征得物业公司同意后,建议其通过“龙法和”云法庭来化解与业主间的矛盾纠纷,并指导负责该小区的社区调解员运用“龙法和”云法庭小程序,对该起纠纷进行诉前调解。
调解员第一时间通过电话与业主卢某和物业公司负责人进行沟通,充分听取业主卢某的意见,得知卢某不按时缴纳物业费的主要原因是认为物业公司管理不到位,楼道环境较差、电梯经常不好使,多次同物业公司反映又未得到很好解决,这才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再向其缴纳物业管理费。
梳理出矛盾焦点后,调解员一方面向卢某讲解物业服务合同相关法律知识,讲明拒缴物业管理费的后果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积极与物业公司进行沟通,敦促其认真履行物业管理和服务义务,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为业主创造良好居住环境。
在调解员耐心释法明理、引导沟通下,卢某同意支付物业费,物业公司也保证会及时解决业主反映的问题,为业主提供更优质的物业服务,该起纠纷在诉前得到圆满化解。
02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涉农纠纷快速解
宁安市法院法官邓妍在“龙法和”小程序上接到了群众王某波有关财产损害赔偿问题的咨询申请,于是,她当即联系王某波,详细了解案件情况。
通过询问得知,杨某忠承包刘某土地用于种植烤烟,期间,杨某忠在该土地喷洒了某品牌农药。3年后,杨某忠将该土地转包给王某波,王某波在不知该土地之前喷洒过此种农药的情况下,在此种植了玉米。由于之前残留的农药会对玉米产生影响,导致王某波种植的玉米产量下降,王某波多次与杨某忠及刘某电话沟通赔偿问题,均未得到解决。
王某波为此苦恼不已,在浏览微信资讯时,他看到了宁安市法院宣传“龙法和”云法庭的文章,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该小程序上提出咨询。邓妍法官接到咨询后,考虑到案情比较简单清晰,标的额不大,为减轻当事人诉累,便告知王某波可以在“龙法和”云法庭小程序上提交申请,由调解员对他与杨某忠及刘某之间的纠纷做诉前调解。
王某波提出申请后,“金”解纷枫桥工作e站调解员杨延宇对该案进行了接收。随后,他立刻联系杨某忠,向其释明当年在土地上喷洒农药而未充分告知王某波,本身有错在先,而且两人是同村村民,凡事要以和为贵。经过多次沟通联络与释法明理,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杨某忠给付赔偿款1000元。因杨某忠身在外地,调解员杨延宇又指导双方通过该小程序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保障了诉前调解的效力。
03
一“键”到,“码”上办,高效修复邻里情
刘某与王某系同村村民。王某常年把家庭垃圾、农药空瓶、家畜粪便都堆放在院墙内导致周边环境污染,影响到地势较低的公用井水。刘某生活用水和饮用水均为该井水,每天喝都觉得有怪味。刘某多次与王某争执要求其清理垃圾,王某拒不配合。
6月19日,刘某来到宁安市法院在当地设立的“金”解纷枫桥工作e站寻求帮助,调解员杨延宇指导其使用“龙法和”云法庭小程序化解矛盾纠纷。刘某在该小程序上申请调解后,调解员杨延宇立即通过远程视频和“面对面”的方式,对双方做诉前调解工作。
调解之初,王某情绪较大,并不配合。调解员表示,井水是刘某家的生活用水,井水污染对于刘某一家的身体健康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远亲不如近邻,作为邻居更要换位思考,多体谅、多理解。经过调解员情理法交融式的劝导,最终,王某同意清理垃圾,该起纠纷在“家门口”迅速得到化解。
04
“码”上办,线上调 ,“龙法和”真方便
2023年5月8日,杨某与蒋某在微信上拟定网店运营事项,随后,杨某向蒋某支付运营费用20656元。后因网站未能运营成功,双方就退还费用未达成一致,为维护权益,杨某通过“龙法和” 云法庭小程序向林口县法院申请调解,希望法官帮助解决纠纷。
法官和调解员发现“龙法和”小程序后台出现待受理纠纷后,第一时间电话联系双方当事人,详细了解案件情况。通过沟通了解到,双方当事人均不在当地,为尽快解决纠纷,法官和调解员仔细梳理案情,找到纠纷产生的原因和双方争议的焦点后,运用线上调解方式发起视频调解。
调解中,法官和调解员向双方释法明理、耐心劝解,因准备充分,很快促成双方就返还款项及期限事宜达成调解协议,并在线上申请司法确认。
调解结束后,杨某告诉法官:“'龙法和'小程序太方便了,坐在家里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解决了困扰我近一年的跨省纠纷,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