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新时代少年法庭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近日,牡丹江中院召开全市法院少年审判工作会议。刑一庭庭长赵恒栋、少年法庭庭长蒋志红、少年法庭合议庭成员民一庭副庭长高玉林、行政庭副庭长许春娟、各基层法院少年法庭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蒋志红庭长总结全市法院少年法庭集中挂牌以来取得的成绩,通报涉未成年刑事案件基本情况及审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东安区法院作为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作经验交流,各基层法院就当前涉未成年审判工作交换意见,取长补短。
会议指出,近年来,全市法院不断推动完善未成年审判司法延伸工作,全部设立少年法庭,牡丹江中院按照省法院关于聚焦打造全省少年法庭工作品牌总体要求,对标对表省法院部署安排,每年制发全市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创建特色品牌,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一体化落实,取得良好效果。
会议强调,一要提高站位,坚决扛起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重任。坚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融入少年审判工作,贯彻落实全国法院第七次少年法庭工作会议精神,认识到做好少年审判工作对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强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贯彻落实“抓前端、治未病”犯罪预防工作理念,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二要强化协作,打造未成年人保护联动平台。积极争取人大支持,与检察、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加强沟通对接,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联动机制。结合办案实际,通过出具《家庭教育令》等方式,促进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职责。针对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司法建议,助推社会治理,形成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精准施治的未成年人保护格局,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三要创新品牌,努力建成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体系。全市法院要积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围绕少年审判工作重点,统筹优化少年审判力量,完善圆桌审判、社会调查、法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犯罪记录封存、建档跟踪、判后帮教、法治宣传、司法建议等未成年人权益双向保护、综合立体保护制度,以“菜单式”普法、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家庭教育指导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突出牡丹江法院普法特色,促进少年审判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