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从诉源治理到执源治理,牡丹江法院打造新“枫”景

发布时间:2023-12-07 13:54:41


今年以来

牡丹江法院坚持能动司法

按照“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

以“三争”晋先为工作总抓手

构建“四化四解四到位”诉源治理新格局

创新诉源治理、执源治理举措

力争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

从源头上减少执行案件增量

让新时代“枫桥经验”

在牡丹江落地生根

“四所一庭一中心” 联合调解

解纷履行一次解决

为切实做好诉源治理、执源治理工作,林口县法院不断拓宽多元解纷渠道,充分利用“四所一庭一中心”联动调解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为辖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纠纷解决方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丁某与程某系情侣关系,9月6日,双方因琐事产生纠纷,随后丁某将程某咬伤,程某被咬伤后到林口县南山派出所报案,接警人员告知程某先住院治疗,出院后可以通过“四所一庭一中心”联调联动机制解决问题。程某被送至林口县人民医院治疗,花费医疗费5100元。


9月13日,程某出院。林口县法院按照“四所一庭一中心”联调联动工作机制,会同南山派出所在林口县法院诉调中心处理丁某与程某之间的纠纷事宜。在法官、调解员以及民警的析法明理、联合劝解下,丁某与程某就赔偿数额问题达成共识,丁某当即给付程某赔偿费用10000元。仅一天时间,解纷、履行一次解决,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执前和解促履行

多元执行解纠纷

海林市法院不断探索建立“执源治理”新路径,创新构建执行立案前督促调解机制,对于符合条件的案件,在登记立案前,通过“执源治理”机制,开展执前调解和督促履行工作,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督促当事人自动履行或达成和解协议,进一步减少衍生诉讼执行案件,更加方便、迅速、高效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


冯某因与杜某健康权纠纷诉至法院,经诉前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杜某赔偿冯某4000元。因杜某消极履行给付义务,冯某来到法院,欲申请强制执行。立案庭工作人员经过详细询问,认为可以通过执前督促、和解等执源治理机制先行介入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

随后,立案庭干警将相关材料移送执行局综合团队,由综合团队运用风险提示、释法明理、告诫法律后果等方式,督促杜某主动履行给付义务。经过综合团队干警的耐心释法,杜某对双方法律关系及自身权利义务有了较深的认识,主动将全部款项履行完毕。

执前调解促履行

执源治理显成效

绥芬河市法院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执行举措,不断加强执源治理,对调、判后的案件及时督促履行,适时引入执前调解程序,有效提高案件自动履行率,减轻人民群众的诉累、执累,实现法院减案,群众获益的双赢效果。


2023年11月,因李某未按期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邮储银行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询问,法院干警了解到虽然案件标的不小,但李某及其亲属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如果对其进行执前调解,主动履行的可能性很大。

随后,法院干警来到李某家中,向其发放执前督促履行令、自动履行告知书等法律文书,并反复作他的思想工作,“如果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在进入执行程序后,可能面临拘留、罚款等处罚,也会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等措施,对以后的征信、生活将造成不良影响。”经过与李某反复沟通分析利弊,李某表示自己十分想还款,但短时间内拿不出这么多钱。为尽快兑现胜诉当事人的权益,执行法官及干警另寻突破口,采取“迂回”沟通的方式,劝说李某亲属代为履行。在执行法官及干警的释法析理下,李某亲属当场一次性将95万元欠款代为履行完毕,顺利将该案化解在执行前。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