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
牡丹江法院坚持能动司法
以“三争”晋先为总抓手
按照“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
积极推进“四化四解四到位”
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
让大量矛盾纠纷
化在源头、解在诉前、消在萌芽
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法结与心结双解
“管大姐工作室”:田间地头解纠纷

近日,东安区法院“管大姐工作室”在田间地头妥善化解一起因土地问题引发的纠纷。
王某与李某系同村村民,两家的耕地相邻。李某在自家耕地下缘搭建草屋便于日常休息,王某发现自家耕地灌溉无法上水,认为是因李某私自搭建房屋导致,多次找李某协商,李某始终不拆房屋。气愤的王某将李某诉至法院,要求李某停止侵权行为,拆除房屋。

为查明案件事实,快速定纷止争,管仁英法官走进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查看,了解案件情况及村内灌溉管道线路分布情况。为了彻底化解矛盾纠纷,管仁英法官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并与村委会进行沟通协商,在王某耕地下缘为其加修线路,确保耕地灌溉。在管仁英法官的不懈努力下,案件调解成功,双方矛盾得以平息。
“后备箱法庭”: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

一大早,绥芬河市法院巡回办案的车辆已停在当事人面前,一起房屋租赁纠纷案件将在这里进行调解。
2022年8月,原告柳某支付被告王某绥芬河市某门市房屋租金12000元、押金500元,并签订租赁协议。因被告隐瞒了该房屋系法拍房的事实,2023年8月,法院发出公告后该房屋被拍卖,原告只能搬出房屋。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原告一直向被告索要剩余房屋租金14946元,被告一直不给,原告无奈到绥芬河市法院提起诉讼。
案件受理后,赵珊珊法官立即联系被告进行案件事实的调查并做纠纷化解工作,但被告均以各种理由推脱还款。为尽快化解矛盾,法官决定驱车到被告工作地进行调解。

现场没有桌椅板凳,没有办公设备,法官和书记员就在警车“后备箱”上一边伏案记录,一边为当事人释法析理。在法官的努力调解下,双方当事人在“后备箱”上签署了调解协议,王某同意分期分批返还房屋租金,案件圆满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