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牡丹江日报》新时代先锋专栏对西安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立案庭庭长马韫慧先进事迹进行报道。

“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是一段难忘的故事,而故事背后往往是千家万户的喜怒哀愁。”民事审判时,她是柔肩铁骨、匡扶正义的精英法官;诉前调解时,她是秉持公平公正、倾心调解的司法人,从业20余载的马韫慧,从当初的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立案庭速裁组组长、民一庭副庭长,一路成长为我市西安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立案庭庭长。

怀爱民之心,办利民之事。多年来,马韫慧一直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满腔热情为民与公正执法中执着担当,确保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她用驰而不息的求索,践行了一名司法工匠的坚守,并获得组织、群众的认可,先后荣获全国法院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听民声解民忧 高质量审判民事案件
参加工作以来,马韫慧牢固树立“百姓无小事、民生高如天”的理念,办案中设身处地听民声,尽心尽力解民怨。尤其面对疑难复杂和矛盾激升的案件,她总是耐心释法析理,用真诚打动当事人,积极消除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争取最佳审判效果,实现情、理、法的有机统一。

面对“清官也理不清”的家长里短,马韫慧总是用党员的公心、女性的温柔、法律的坚持,抽丝剥茧处理烦琐纠纷,倾力化解群众眼中“天大的事”。2006年以来,马韫慧办理民商事案件3000余件,实现无错案、无信访、无违纪,多项工作走到全国、全省前列。
创新工作模式 弘扬司法文明
要干就干好,要做就做出成绩,这是马韫慧对事业的信条。在担任立案庭负责人之后,她更是勇于接受挑战,以“服务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为目标,紧紧抓住立案工作这个核心,队伍建设这个根本,规范化建设这个关键,努力提高庭室整体司法能力和每位法官的司法技能,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以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弘扬司法文明。

马韫慧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努力化解司法难题。其间,她牵头制定并出台了全省法院系统首创的《关于民事案件开展诉前鉴定工作指引》,该指引不仅明确了诉前鉴定案件类型,还设立了诉前鉴定流程节点,使诉前进行司法鉴定有章可循,构建起“诉前鉴定与诉中鉴定并行”的司法鉴定模式。前不久,西安区法院“诉前鉴定+诉前调解”工作模式,荣获最高人民法院“十大最具品质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奖”。
热心公益维权 打造司法品牌
扎根基层从事民事审判20多年来,马韫慧始终发扬近民、亲民、为民的工作作风,尽自己所能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她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和本地妇女维权协会的创立,主动参加社区的“知法、向善、扶弱、济困”的法律咨询,定期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将司法的关爱送给社会弱势群体、送到千家万户。她常年参与社会公益维权,高效解决农民工讨薪难等棘手案件,并在实施立案登记制、员额法官制度适用、创新多元化解纠纷机制、两个“一站式”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大量探索,2020年在全国基层法院诉讼服务平台工作评比中排名全国第一。

马韫慧始终以“精诚贯金石”的意志,带着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怀揣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敬业意识,秉持着不断自我超越的人生目标,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处理矛盾纠纷,解决疑难案件,打造司法品牌,力求好上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