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信息

把好“三关”、抓好“三个结合”东安区法院少年审判工作向纵深发展

发布时间:2013-05-16 09:21:10


  

把好“三关”、抓好“三个结合”

东安区法院少年审判工作向纵深发展

 

 

东安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在推行庭前调查、案后回访、实地考察、法官忠告等多种帮教方式的基础上,又提出严把“三关,抓好“三个结合的工作思路,推行人性化审判方式,确保少年审判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把好人员关,抓好审判主体与特定审判的结合。少年审判是以特殊主体即未成年犯为对象的特殊审判,其灵活性强于一般审判的原则性,主动性强于一般审判的被动性,因而其对审判人员的要求与其它审判相比要高一些。东安法院在少年合议庭成员的选用上,始终坚持优中选优、慎而又慎的原则,高端配置、高标准选拔,把政治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业务能力好、工作耐心细致的审判人员作为选任少年法庭合议庭成员的基本条件。目前,东安法院少年法庭庭长不仅有较强的业务水平,而且还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资质,擅于通过心理干预、跟踪辅导等方式对少年犯进行帮教。

  二是把好审判关,抓好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结合。建立不同于成年犯审判的审判模式。开庭前,法官要了解被告人的案情及家庭背景,掌握其性格特点,以确定庭审施教方案;在审判过程中,要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家庭美德的解读融入其中,在德与法两方面给少年犯设立心理禁区,指明其重获新生的道路;在诉讼程序方面,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对少年犯权利的特殊保护规定,一律不公开审理。坚持“两到庭制度,即法定代理人必须到庭,辩护人必须到庭,维护少年犯的辩护权。同时,积极与市司法援助中心沟通,保证每一个请不起律师的少年犯得到法律援助。

  三是把好判后帮教关,抓好帮教网络与改造个体的结合。在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主力军作用的同时,始终注意发动社会、家庭的积极性,以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形式,形成帮教合力。与省少管所结成帮教共建单位,通过集体授课、答疑解惑等方式教育在押犯安心服刑;与市社会福利院结成帮教共建单位,通过组织判处缓、管、免的少年犯到社会福利院参加社会劳动,进行现场法制、道德教育;完善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帮教网。对缓刑犯,采取公安机关考察监督与法定代理人帮助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加以挽救。对判后投送改造的少年犯,定期进行专门回访,鼓励他们努力改造;在做好帮教工作的同时,东安法院还延伸审判职能,深入学校开展法制教育,预防少年犯罪。开办特色家长学校,向老师、家长宣传法律知识,引导其用正确的方式教育未成年人。目前,接受法制教育的家长累计超过3000余人次。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