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喜报!东安区法院被最高院挂牌命名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发布时间:2023-01-19 16:42:44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决定,挂牌命名100个中基层法院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东安区法院榜上有名,被命名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近年来,东安区法院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省青年文明号”“市十佳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

坚持党建引领

夯实创建活动政治基础


强制度,巩固创建根基。健全完善党建工作机制,班子成员带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新中国史,带头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确保干警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开展创建活动。强组织,增强为民情怀。设立党员先锋岗,建立党员微信群,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金秋助学”等志愿活动常态化开展,在疫情防控中勇担重担。号召党员向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学习,教育引导干警形成爱党爱国、敬业奉献、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

坚持司法为民

确定创建活动主攻方向



打造“管大姐”工作室,在多元解纷上发力。成立以“用心用情管千般琐事、合法合理解万家烦忧”为宗旨的“管大姐”工作室,主攻夫妻矛盾、邻里纠纷、抚养赡养等常见纠纷。优化少审工作,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树立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少年审判工作理念,打造专业少审队伍,将涉少刑事、民事案件统筹纳入少年法庭受案范围,由有丰富刑、民审判经验的老法官“传、帮、带”青年法官,实现少年审判工作的统一归口管理,少年法庭被评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建立司法服务专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先后出台《民事案件快审速裁流程管理办法》等便民制度9项,推出“8+2”便民措施,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实现“一网通办”,满足群众多元需求。2022年网上立案1638件、跨域立案62件、网上开庭304件。

坚持立足本职

扩大创建活动惠及范围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快速审结诈骗、暴力、醉驾类案件,积极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养老诈骗等普法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全力攻坚弘扬诚信风尚。开展“金秋”“雪城”“雷霆”等专项行动16项,将785名“老赖”纳入失信名单,对977人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出境7人,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案件2件2人已宣判。通过电视台、官微直播执行现场,扩大执行影响,促进诚信建设。着眼长远弘扬法治精神。开辟网络宣传阵地,构建起“网站、微博、微信”三位一体的新媒体宣传格局,扩大普法宣传的受众范围,提高普法宣传的及时性、提升法律服务的即时性,传播司法好声音。发布网页新闻493篇,发布微博4009条,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398条。

坚持以廉育人

确保创建活动永续发展


培养“廉”的意识。充分利用办公楼大厅、走廊、会议室等公用区域,打造“文化墙”、“镜心”文化长廊,“公则生明、廉则生威”“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等名言警句,时刻教育引导干警端稳天平、秉公司法。培养“专”的技能。健全审判辅助人员招录、培养、考核机制,积极组织干警参加各类培训、评比、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干警业务能力。开展优秀法律文书评比活动,培育“工匠精神”,1名干警被评为全省法院“优秀机关工匠”。选树爱岗敬业、司法为民的先优典型,营造比学赶超氛围,1名干警获评“全省法院学习型干警”。培养“正”的品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帮助干警树立廉洁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意识。认真落实“两个责任”,狠抓“一岗双责”,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全面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