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省法院召开全省法院文化建设大会。会上,牡丹江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韩日强以《精神铸魂 文化赋能 奋力推进牡丹江法院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为题,做交流发言。
牡丹江中院“五个一”特色法院文化建设项目获评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牡丹江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韩日强做交流发言
精神铸魂 文化赋能
奋力推进牡丹江法院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牡丹江法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发扬本土司法文化精神,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法院文化阵地,以文化建设凝聚推动新时代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牡丹江法院将法院文化建设作为“弘扬司法公正文化,打造干警精神家园”的重要窗口,精心设计、倾力打造展示中国法治发展历程和优秀法治文化的百米浮雕墙,展示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的党建大厅,展示牡丹江法院发展历程的院史馆,展示牡丹江法院干警风采的文化长廊,展示便民利民服务功能的诉讼服务中心。
以五个文化宣传阵地为依托,以“公众开放日”为载体,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法院,展示法院风貌,宣传法治文化。
通过“一网双微”“新闻发布会”等媒体矩阵,加大对优秀法治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通过庭审公开、在线直播、裁判文书释法说理、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强化崇法尚德意识,传播司法正能量。
依托“金桂兰精神”发源地优势,大力弘扬、传承和践行金桂兰司法为民精神,以学铸魂、以学育人,激励牡丹江法院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人民至上、司法为民。建设“金桂兰纪念馆”,拍摄《金桂兰》影片。
全力创建“新时代金桂兰民生审判模式”,引领广大干警传承金桂兰“心系百姓、亲民爱民”精神,倡导“金桂兰调解工作法”,把百姓当亲人,深入田间地头农家炕头做工作,坚持和发扬金桂兰“做法官最重要的是公正与清廉”理念,把恪守司法良知作为法官终身必修课,努力让金桂兰“一个人”变成“一群人”,“一群人”带动“更多人”,学习金桂兰,做人民满意好法官已成为牡丹江法院人的共识和追求。
充分发挥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规范和惩戒功能,明辨是非,惩恶扬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办案全过程,营造崇法尚德良好社会风尚。维护社会正义,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依法严厉打击涉黑涉恶、养老诈骗、食品药品安全等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和侵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坚决捍卫公平正义底线。
保障社会公平,公正高效审理各类民生案件,妥善审理涉产权保护案件,全面贯彻平等保护民营经济的司法理念,推动形成平等有序、充满活力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守护社会诚信,依法惩治妨害人民法院审判执行、拒不履行生效裁判行为,加大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力度,有效运用司法手段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探索改进审判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元素、“和”理念融入家事审判、少年审判,注重家庭修复和未成年人身心保护,彰显司法柔情、体现司法温度。
“天下无讼”是中华传统法治文化的价值追求和理想境界。牡丹江法院坚持“调解纠纷治标,预防纠纷治本”的“无讼”理念,依托在各个社区建立的“党员天平工作站”,加强法院与社区共治共建,通过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宣传,定期开展现场办公办案,着力培育“打官司明白人”等方式和举措,增强群众法治观念,提升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矛盾纠纷发生。
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通过延伸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功能,推进线上法院调解与线下诉源治理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将司法服务延伸到社区、村屯的每个角落。
东宁市法院坚持以“边境无讼村屯”品牌创建为载体,积极创新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新路径,引入村干部、综治网格员以及当地有威望的“乡贤”等第三方力量,巧用乡里乡情、村规民约和公序良俗,于情于理于法最大限度使各类矛盾纠纷不出社区、不出村屯就能妥善化解。辖区78个社区和村屯已有38个实现无讼目标,为营造边境平安和谐稳定环境贡献法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