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我为群众办实事——高效为民执行专项行动】想开网约车被拒,原因就是:他是失信被执行人

  发布时间:2021-12-13 15:19:16


想开网约车被拒

平台给出的原因竟是

他是失信被执行人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这下

被执行人可谓是深有体会

于是主动联系执行法官

履行了还款义务

2019年张某、祝某与他人组成相互联保小组,向某银行海林市支行借款225万元,约定贷款期限一年。贷款到期后,银行相关负责人多次催收,他人均已还清贷款,而张某、祝某仅偿还少部分贷款本金及利息。在对二人多次催收未果的情况下,2021年该银行向海林市法院提起诉讼。经审理,法院判决张某、祝某偿还银行借款本金60万元、利息6.4万元。判决生效后,张某、祝某拒不履行,该银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依法向被执行人张某、祝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并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张某、祝某的财产信息进行查询,冻结了二人的银行账户及微信支付功能。虽然执行法官苦口婆心劝说张某、祝某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可二人仍然消极执行,甚至还玩起了“失踪”。鉴于张某、祝某的表现,执行法官对二人采取了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员名单、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措施。

没过多久,被执行人张某、祝某找到执行法官,说要履行给付义务。原来,“失踪”的张某到了上海,想要开网约车,结果由于他是失信被执行人,被网约车平台拒绝。祝某本来也打算去开网约车,联系到张某一问,结果却听到张某被拒的消息。两名被执行人这次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于是带着部分现金来到法院,想请法官做做调解工作,看能否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二人表示,再也不想做失信被执行人了。


经调解,双方达成分期还款的和解协议,案件圆满结案。法院屏蔽了张某、祝某失信被执行人的身份,二人外出打工也不再受限了。


责任编辑:郭娜    

文章出处: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