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消极执行、隐匿财产
这怎么行
执行干警用雷霆之势
“拘留+失信”两大执行“法宝”
让被执行人主动履行百万案款
2019年,海林某企业与张某签订合作协议,合作过程中,因张某违约给该企业造成巨额损失。为维护权益,挽回损失,2020年11月,该企业将张某诉至海林市法院。经审理,法院判决张某赔付海林某企业各项损失170余万元。由于张某未按期履行给付义务,该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向被执行人张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相关法律文书,并依法查封了张某的房产。由于查封的房屋并不足以清偿债务,执行干警又对张某财产进行多方调查,结果发现张某在海林市某村还有30亩的果木林,而微信内有现金7000元,并且还有18万元的转账记录。鉴于张某消极执行、隐匿财产的行为,法院依法对其作出拘留15日的处罚决定,并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随后,执行干警经过与张某确认,查封了其所有的30亩果木林。
法院干警强大的执行攻势彻底击碎了被执行人张某心存侥幸、消极执行的心理,表示会主动履行给付义务,并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
近日,被执行人张某先后2次还款共计100余万元,张某对执行干警说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当失信被执行人的滋味太不好了,我会想尽办法,如约履行还款义务,自觉接受法院的监督,不想再当‘老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