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2020这一年】牡丹江法院一站式建设大盘点

  发布时间:2020-12-24 09:05:15


2020年,牡丹江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建设,构建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大联动格局,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委派调解案件共计7656件、委托调解案件共计320件,共调解成功6426件,司法确认988件。

周强院长和石时态院长作出批示,对牡丹江市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网上立案解民忧,诉讼服务“不打烊”

今年2月份起,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全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暂时关闭,但全体立案干警仍坚守岗位,积极引导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进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预约立案,为群众在线提供优质高效的诉讼服务。截止目前,全市法院网上立案共计10354件。


2月4日,牡丹江中院受理了疫情防控期间第一起网上立案案件。该案三位当事人分处深圳市、牡丹江市、廊坊市三地,原告在网上提交起诉材料后,立案庭工作人员当即按照程序对相关材料进行了形式审查,在确认符合立案条件后直接进行立案登记,确保了当事人诉讼权利得以实现,也为当事人节约了诉讼成本。

上门立案办实事,排忧解难践初心

今年7月,穆棱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得知行动不便的李某欲提起诉讼索要交通事故赔偿款时,当即决定为李某启动司法服务绿色通道,上门为她立案。


诉讼服务中心的两名干警冒着大雨来到李某家中,马不停蹄地为其办理立案手续,指导她通过手机移动微法院程序进行网上自助立案、填写相关法律文书并签字确认。工作人员又为李某讲解了相关法律程序,告知其诉讼中应注意的事项,并解答了法律问题。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当事人的好评。

加强诉前调解建设,构建大调解衔接平台

3月9日,牡丹江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张亚亮受中院党组指派,带领诉前调解建设专项小组,与牡丹江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进行大调解衔接平台建设业务对接,为制定大调解衔接流程相关规定做准备。


3月11日、12日,牡丹江中院与市司法局就调解平台建设及网络材料传输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协调沟通,最终会签了《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牡丹江市司法局关于大调解衔接流程的若干规定(试行)》,初步确定了材料流转方式。该平台的建立,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化解纠纷。

多元解纷聚合力,诉前、诉中调解效率高

诉前调解

10月29日,司法局专业人民调解中心两名经验丰富的调解员苏艳力、刘晓丽来到牡丹江中院,与立案庭法官张继凯、驻中院调解员徐璐一起,对14件侵犯商标权纠纷案件进行集中调解。


鉴于这批系列案件的特殊性,为了快速化解矛盾纠纷,经过协调沟通,法官与调解员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调解。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有8件案件调解成功,赢得了当事人的高度赞誉。

诉中调解

上诉人陈某某与被上诉人黑龙江某公司、沈某某民间借贷纠纷 一案在二审期间,为快速、实质化解矛盾纠纷,主审法官将案件委托给了牡丹江市诉前诉中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与主审法官兵分两路做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向双方当事人详细讲解了相关法律规定以及违反协议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经过调解员、主审法官的共同努力,终于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建立“审、调、援一体化”工作模式

10月14日上午,牡丹江中院召开驻院司法调解员对接会议,张亚亮专委、市司法局主管领导、四城区立案庭长及6名驻院调解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与会人员通过交流,明确了多元调解工作中各自的职责、工作开展的方式及相关要求。“审、调、援一体化”实时互动工作模式的建立,推动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向纵深发展,拓宽了当事人快速解决纠纷的渠道,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调解效率。

委派调解+司法确认

8月7日,西安区法院接到了8起涉及某彩票发行中心关于彩票投注机抵押金合同纠纷的案件。因该批案件事实比较清楚,且争议不大,调解中心的人民调解员先对该批案件进行了诉前调解。

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在听取各位当事人的陈述意见,了解矛盾产生原因后,针对矛盾焦点进行重点化解,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在调解员的帮助下,当事人随即申请司法确认。法院干警经过对调解协议内容、形式和证据进行审查后,依法确认该调解协议有效。上午委派调解,下午司法确认,仅用一天时间,8起纠纷顺利化解。

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加快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建设工作,构建起了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互联网+诉调对接”新模式,让诉讼服务更加利民便民,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责任编辑:郭娜    

文章出处: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