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案件一波三折 看法官如何巧妙化解

  发布时间:2020-12-18 16:57:12


2020年5月25日,张某驾驶二轮电动自行车,与横过道路的王某相撞,造成王某受伤住院治疗。王某出院后,多次找到张某协商赔偿事宜,均遭到拒接,无奈之下,王某将其起诉至爱民区法院,要求其赔偿理疗费、护理费等各项费用。

案件受理后,办案法官按照原告王某提供被告张某的居住地址及单位地址,以邮寄方式向其依法送达开庭传票、民事起诉状等相关法律文书,但均因无人签收而被退回,电话联系也遭到拒接,案件始终无法顺利完成送达手续。

立案后的第一道送达程序无法完成,案件就无法顺利开庭。办案法官没有放弃,电话打不通,就给张某发送短信,一条、二条、三条……在法官的努力下,张某终于有了回信。通过与其沟通,办案法官了解到,张某现在正在外地打工,且无固定住所,无法接收法院邮寄的诉讼材料。

为了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办案法官耐心地与张某沟通,告知其拒绝提供送达地址的法律后果,通过办案法官释法明理,张某最终同意法院以微信电子送达方式向其送达相关的法律文书。


审理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办案法官均以打电话、微信的方式将案件进展及其权利告知被告,包括原告申请鉴定提供的影像片、病案等,均一一拍照发送给被告,让其即使身在外地,也能对案件进展了如指掌。最后在送达民事判决书时,因不适用电子送达,于是办案法官又耐心与其沟通,被告提供送达地址后,顺利完成送达工作,案件顺利审结。


办案法官耐心细致的工作,让双方的权益得到了保护,得到了原、被告双方的一致认可,纷纷称赞他是司法为民的好法官。

责任编辑:郭娜    

文章出处: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