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是讲理的地方,是求助的窗口,法官是秉公执法的人,有困难找法院,我们普通人才有安全感。欠款我要了两年,没想到法院20天就办完结案,法官对我耐心的劝解和安慰,我感受到的关心和关爱比亲人还要亲。”...
近日,爱民区法院民二庭法官许晓非收到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送来的感谢信及一面写有“秉公执法 为民解忧”的锦旗,这封感情真切的信,字里行间都饱含了老人对法院干警的感谢和敬意。

原告张某是一位近过七旬的老人, 2018年11月,当时还是原告儿媳的被告为偿还对外债务向其借款5万元。儿子离婚后,张某多次向前儿媳索要借款,但其仅偿还1万元后,便拒绝偿还余款,无奈张某起诉至爱民区法院。
主审法官许晓非接到案件后,分别与原、被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沟通,了解到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民间借贷纠纷,原、被告之间还存在许多复杂的矛盾关系。
因为缺少沟通和理解,当时还是婆媳关系的双方经常为了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而争吵,双方积怨已深。现原告儿子生病住院,老伴也因着急上火卧床不起,急需用钱,而被告因过往婚姻生活中的种种不甘心,不愿偿还借款,原、被告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许法官分别多次劝解原、被告,耐心地与双方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又将各自对对方的误解及实际困难进行告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许法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解开了原、被告之间心结,促使双方达成了调解,被告承诺两个月之内清偿剩余借款,并且主动让女儿去探望原告,共享天伦,此案圆满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