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区法院现址位于西十二条路和富通街口西南角,于2013年11月初落成投入使用。现有的审判和办公楼,审判楼为5层,办公楼为7层,总建筑面积10601平方米。设置立案、执行、信访、诉前调解“一条龙”服务大厅,便利当事人进行诉讼;配备大、中、小数字化审判法庭和人犯羁押室、休息室,满足日常审判工作的需要;开辟多功能视频会议室、健身用房、淋浴室、干警食堂,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安放楼宇智能监控系统和安全检查设备,保障审判和办公楼安全,维护正常的办公秩序和审判工作秩序。
西安区法院现设有13个职能部门,包括立案庭、审监庭、刑庭、民一庭、民二庭、行政庭、执行警务局、审管办、信访办、政工科、纪检监察室、办公室、研究室。
现有中央政法编制68人,实有人数63人;事业编制9人,实有人数9人;聘用人员49人。党员55人,大学本科学历64人,研究生学历8人,员额法官26人。
西安区法院在区委正确领导、上级法院的关心指导、人大政协有力监督、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主线,狠抓执法办案,深化司法改革,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和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近五年来共受理各类案件13213件,结案12971件,结案率为98.2%,实现了均衡结案的良好态势。近五年来,连续两次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等省级集体荣誉5个,获得省级荣誉称号个人7人,获得市级荣誉集体称号5个,市级荣誉称号个人17人。
一是基础设施好办公环境佳。西安区法院现办公大楼的审判法庭业务用房、办公用房、辅助用房建筑面积共计10665平方米,依据最高法院《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进行设计施工,按功能分为立案用房、审判用房、执行用房、信访接待用房、审判信息管理用房等共计10类77项功能130间,基础设施较好。干警食堂建设在硬件、软件上双管齐下,在全省组织开展的“三进三创”活动中,被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六部门联合评为“文明餐桌示范食堂”。
二是队伍素质高凝聚力强。干警队伍呈现以下亮点,一是在编人员学历高,共有研究生8人,本科64人,整体文化水平高。二是员额法官储备足,目前员额26人,法官助理21人,法官助理是员额法官的后备力量。三是考录干警调出少,近年新考录干警没有发生大规模调出问题,近几年公务员招录19人,仅调出3人,队伍稳定性强。四是班子成员干劲高,班子成员现有4人,平均年龄50岁,年龄老化,但是班子成员能够鼓足干劲凝聚队伍,充分发挥领导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各战线出色完成工作。
三是巡回审判深入民心。海林市海南乡并入西安区管辖后,海南乡的群众对西安区的状况不了解,打官司找不到法院在哪儿,而且路程相对较远、路况也不是太好。西安区法院从解决人民群众诉讼难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以“审判接地气、公正连民心”为主题,积极打造海南、温春、火炬、先锋四个流动法庭,变“坐堂办案”为“巡回审判”。并在各行政村设置了“法官公示牌”,向村民发放了大量“法官联系卡”。通过开展巡回审判、就地立案,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在田间地头就化解了民间借贷、相邻关系、土地纠纷,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依法保障了乡镇农村发展稳定。
四是多措并举执行成效明显。西安区法院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已实现“3个90%”和“1个80%”的目标,三年内整体执结率85.05%。“雷霆行动”中,32名执行干警协同配合,开展集中打击活动,共拘传48人,因拒不履行法律文书义务的8人采取司法拘留,共执结案件236起,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深化执行机制改革,快速建成执行指挥中心,与省市执行指挥中心联通,在线指挥沟通顺畅。网络查控推进执行联动合作,充分利用和最高院“总对总”法院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网络查控平台,实现与车管、银行、工商等多个部门的互联,构建起“即时查询、即时回复”的联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