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名法官,“为老百姓做点儿事”是应该的,也是一生的荣耀,只有为老百姓把钱要回来,才感觉自己对得起“法官”这个职业。
■ 一个吉祥手机号让他看到了执行的希望,拍出24.2万元的“高价”也让案件得以顺利结案,这一创新举措也开了牡丹江先河。
老赖,就是那些面对法院判决迟迟不履行还钱义务的人。
执行,就是每天追着“老赖”帮申请执行人要钱的活儿。
2016年以来,最高法院提出了“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庄严承诺,为履行这一承诺,全国法院执行干警不畏艰难、全力攻坚,夜以继日战斗在执行一线,宁安市人民法院执行警务局长郑林和他的同事们也一直冲锋在“执行第一线”。三年来,执行警务局共执结案件4017件,其中实际执结2761件、执行完毕1566件、终本1256件、终结1181件、销案14件,实际执结率67.19%、实际执行到位率29.36%、执行完毕率38.11%。
尽管如此,“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还任重道远,这从郑林案头堆积的卷宗就可见一斑。今年53岁的郑林从事执行工作13年了,从最初的“不理解”到现在的“成就感”,这期间是当事人拿到执行款时欣慰的笑容给郑林带来的巨大动力,作为全警务执行局年龄第二大的郑林,依旧冲锋在前,事必躬亲,“我们执行局每天没有一个人闲着,看到他们这样的干劲,我也告诉自己,要时刻准备着对老赖出击”。
3月12日,记者就跟随郑林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出发,尽管此时,天还未亮——
拘传路上看日出
时间——3月12日早上4点50分!地点——宁安市人民法院!蓝红交映的警灯在黎明前的夜色中发出无声的“集结号”,执行警务局法警队全部“参战”人员已经着装集结完毕,2019“春季扫赖”行动就此打响。
“先去江南乡解放村!”出发前,为了防止被执行人提前察觉,所有车辆关闭警灯,“低调”前往。据郑林介绍,这是一起履行抚养义务的纠纷,双方达成离婚协议后,男方却三年都没有给付抚养费,判决生效后,男方也一直不履行义务,进入执行环节后,法院对其多次传唤仍不到庭,即使电话沟通,态度也十分恶劣。“女方自己带着孩子挺不容易,而且听说被执行人近期可能要外出打工,今天必须把他拘传到位。”郑林斩钉截铁。
到达解放村时,天已经蒙蒙亮,干警们来到被执行人冯某家时,他还在睡梦中……成功拘传!“宁安的行政区域比较大,如果去到比较远的马河乡、镜泊乡,经常凌晨两点就要出发。”郑林说,为了保证顺利拘传,只能尽量将其“堵”在家里。返回途中,天已经大亮,路两边村子的很多人家冒出了炊烟……为了提高效率,干警们又顺路来到兰岗,不巧的是被执行人没有在家,郑林当场电话联系对方,一直躲着法官不见的被执行人在电话里却语气轻松:“不就还是那点儿小事吗?我明天从外地回来就去找你……”被执行人口口声声说的“小事”却一直不办,早就成了郑林心头的大事。
2016年以来,宁安市人民法院执行警务局启动了“零点行动”、“利剑行动”、“春雷行动”、“金秋行动”、“雷霆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干警们付出的辛苦是一方面,最让他们犯难的,还是人民群众对司法诚信的缺失,认识不到“失信”的严重性,遇到“暴力抗法”的情况也不鲜见,“我们的干警每年在强制执行工作中,没有没受过伤的,特别是遇到司法意识淡薄的当事人,有时还会挠得干警‘满脸花’。”说起这些,郑林为难得一声叹息。
有话说到桌面上
吃过早饭,是每天的例行早会,除去看守人员,全局干警参加,包括早起参加行动人员。会上,每位法官都要汇报当天的执结数和具体工作,然后郑林总会问一句“有什么困难”。他在会上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有话说到桌面上”,再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分配人手和车辆。
对待当事人,郑林也同样喜欢“把话说在桌面上”。开完早会,郑林立即组织召开早上拘传到位的冯某和其前妻就执行孩子抚养费的听证会,郑林让申请执行人充分说明诉求,也让被执行人充分说明履行义务的方式方法,由于一方坚决申请执行,另一方表示真的拿不出钱,双方没能达成和解,郑林让冯某尽快想办法,否则将以“拒执”对其实施司法拘留。“拘留不是目的,我们更希望被执行人能拿出积极的态度,尽快履行义务,一旦拘留,更没有收入、更没有还款能力了。”郑林说,尽管被执行人也有难处,但是抚养孩子是父母的义务,拒不履行法院判决也绝不会姑息。
在郑林看来,要“基本解决执行难”,既要坚决,又需要温度。
2016年,由于无法按期拿到工程款,鞍山一锅炉厂将宁安市某公司告上了法庭并最终胜诉。可进入执行程序后,郑林遭遇了重重困难。
“一边是外地来的投资商,如果不执行到位,势必会冷了投资商的心,对营商环境也是‘重创’;另一边是本土企业,如果强制查封、拍卖资产,本地企业未来可能‘回天乏术’。”摆在郑林面前的是“手心手背都是肉”的两难,郑林通过翻阅案卷和走访后,发现被执行企业的症结在于经营不善。于是,经执行长联席会议讨论后,郑林决定为被执行企业联系合作伙伴,用“造血”的方式提高企业的履行能力。很快,这样的执行方式得到了双方的认同。如今,宁安这家企业不仅还上了剩余的工程款,还成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新执行现转机
“24.2万元,成交!”2018年6月24日,随着一件被执行人的特殊财产——手机“靓号”的竞拍成功,郑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这笔拍卖款正好够执行标的。
“随着社会发展,执行理念也要跟着创新。”郑林说,当时这起竞拍的起因是一桩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案件审结后,被执行人正在服刑,其名下唯一房产也已被多家法院查封,执行一度停滞难行,可申请执行人的利益等不起,郑林和干警几次翻阅案卷,一个不经意的发现给了郑林“灵感”。“我们发现被执行人的手机号是很受欢迎的吉祥号,这可能是执结这个案件的一个突破点。”于是,郑林召开执行长联席会议,将手机号码作为被执行人的虚拟财产进行评估、拍卖。竞拍被执行人的手机号码在牡丹江“史无前例”,光是找评估鉴定机构就跑了好几家,都说没评过,最终历经一个多月才找到评估机构,最终将评估价确定为6万元。
“这么高的价格会不会有人竞拍?”这是郑林的疑虑。然而,在竞拍现场,44轮竞价,不断为郑林的信心加码。最终,这个特殊的财产以24.2万元拍出,让案件顺利执行。“只有创新执行方式,用好每一种措施,才能让执行‘不难’。”郑林感慨地说。这次“特殊”的竞拍开了牡丹江两级法院的先河,在全国也属罕见。
执行,对于申请执行人而言,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而执行难是全国法院都面临的问题,有的时候比耐性,有的时候比速度。开完听证会,郑林和同事马上赶到一家农村信用社网点,对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进行查封扣押,“这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银行账户上有存款,向法院提出申请保全查封,法院也已经下了裁定。”郑林说,晚一步,财产就有可能被转移,再想找到可执行的财产,就难了……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觉到公平正义,解决执行难就是给老百姓更多司法信任的渠道之一。
回到法院办公室,已是中午时间,郑林的办公室门前已经有诸多当事人在等他,这个中午,他又不能像妻子嘱咐的那样“中午尽量回家吃饭”了,尽管那是他们一天中难得的说话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