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今天我当班

何艳:半年303起案件,她让“速”裁名副其实

  发布时间:2019-05-03 21:49:15





     ■ 距离上班时间提前40分钟到单位,已经是何艳多年的常态。

     ■ 双方表示愿意庭外和解,这是何艳最愿意看到的。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3月6日,惊蛰。叫醒何艳的,不是春雷,而是前一天就规划好的工作日程。

    自从有了孩子,早上6点起床就成了何艳固定的“生物钟”。出门前,给上幼儿园的5岁大女儿装好水果盒,把两岁多的小女儿留给家里的公婆,何艳就带着大女儿出门了,送完孩子赶到单位的时候,整个法院大楼还是静悄悄的,距离上班时间提前40分钟到单位,也已经是何艳多年的常态,早到的这会儿工夫,能做做开庭前准备、打打送达电话……这也是何艳高效率、高数量、高质量完成工作的“诀窍”,“诀”得显而易见。

    在近日省法院对全省法官2018年度办案质效统计后,评选出的全省法院办案前100名法官中,我市法院共有4名法官荣列其中,而绥芬河市人民法院速裁庭的何艳更以年度办理民事案件303件,位列牡丹江地区榜首。实际上,这才仅是她半年的工作量。日前,记者跟随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天我当班”活动,走进了绥芬河市人民法院、走近了这位办案“快手”——何艳。

    和解一起审一起,办案快速质效高。

    8:40开庭!10:00开庭!13:40开庭!

    因为下周二要去长沙出差,当天何艳安排了三场庭审,正在做第一场庭审准备时,她接到当事人电话,双方表示愿意庭外和解,这也是何艳最愿意看到的。

    “原告是一家物业服务公司,一业主拖欠了一年多的物业管理费,物业公司多次催要,对方都没有给付,物业公司便将该业主起诉到了法院。”何艳说,毕竟一方是业主,另一方是物业,对簿公堂太伤和气了,能达成庭外和解最好。8点40分,双方当事人准时来到法院,何艳在调解室为被告一方的业主讲解了权利和义务,如果对物业服务不满意,可以和业主委员会沟通,聘请满意的物业公司,但是拖欠物业费只能造成小区管理的恶性循环。最终,双方达成和解,业主当场通过手机支付了拖欠的物业费。

    案件顺利解决,为10点钟的开庭留出了充裕的时间,何艳回到办公室做完开庭前准备,又联系了几位当事人,看看今天能否将相关的法律文书送达成功……自从2008年何艳来到绥芬河人民法院工作,在立案庭一干就是10年,这期间,她总是跟经验丰富的老法官说“你们谁需要组合议庭的,就给我打电话”,合议庭一般需要三名法官组成,只要一有时间,何艳就主动和他们组庭,积累不少庭审经验,所以,当2018年6月,何艳突然被调到速裁庭时,“平时审理案件少,庭审经验不丰富”的短板很快得到了弥补,十年来,她好像一直在为这一天准备着。真正开始大量接触庭审工作后,她通过网络学习,以及跟老审判员多沟通、多学习、多交流,让自己驾驭庭审的能力在短期内得到快速提升。

    除了过硬的业务素养和善于学习的工作能力,雷厉风行、风风火火的行事风格,也让何艳很快适应了“速裁”的节奏,如果问对桌的同事范欢欢对何艳什么印象,她面露难色地直言“我也看不见她啊”!

    设身处地换位想,打官司真不用求人。

    10点的庭审结束后,何艳脱下法官袍,直接来到接待大厅,由于上周出差,当事人要申请财产保全,今天又来找她递交材料,何艳一一查看,指出需要补充的材料和如何规范书写担保……送走他们,还没到中午时间,何艳拿上材料,去到某小区2号楼3单元302室送达起诉书。

    路上,何艳说现在全国的法院都面临“送达难”的问题,而她也将很多精力都用在送达上。进了单元门,敲了半天302住户的房门,也没有人开,只能无功而返。“今天起码进了单元门,很多时候进小区都难,经常是跟着其他住户进小区,跟着保洁人员进单元门,但是没有门禁卡无法叫电梯,就得一层一层地爬……有时候即使找到了送达当事人,对方拒不承认是本人或者拒不签字签收的,也时有发生。”何艳说,小时候对法官的印象是高高在上的,真正从业之后,才发现法官不仅是开庭、审判,背后还有很多琐碎的工作,首先面临的就是送达难,立案庭立案后,起诉书、传票送达不到位,就不能开庭,直接影响后续工作。

    改变何艳对法官认识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作,而改变当事人对法官“传统”印象的是何艳这个人。徐女士在绥芬河市做滑雪服批发生意,被告夫妻从她这里进货,几年下来,拖欠了很多货款。徐女士到法院起诉立案后,送达传票时,两名被告还拒接传票,后来多亏了何艳多次上门找到被告的母亲,促使两名被告终于到庭,开庭后两人又拒不承认欠徐女士货款,为此,何艳又跑银行、跑出入境调取相关证据,被告顾虑自己名下的房产,又担心被列入“老赖”黑名单影响出国,最终配合调查,目前该案件已经判决完毕进入执行阶段。“这些年做生意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手头证据也不充足,可是打这个官司我既没找人也没请律师,多亏了何法官。”徐女士说,尽管货款还没拿到手,但她遇到何法官这样的人,心里有底。

    “案件的标的额大小、复杂与否,对我来说都是一个个案件。”在面对“流水线”似的案件时,何艳总想,对当事人来说,可能一辈子就打一次官司,办案法官给当事人留下的印象就会是终身的印象,还会影响到当事人对整个法院、整个国家法制建设的印象和认知,所以“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个案件、对待每一个当事人”是她一贯的原则,在去年到速裁庭工作后审理的303起案件,没有一起出现问题。

    一头单位一头家 她说那是两条线

    中午,是何艳“最出活儿”的时候,20分钟吃完午饭,回到办公室就开始写判决书……作为两个尚且年幼孩子的母亲,作为丈夫常年不在家的军嫂,作为速裁庭三名法官之一,何艳只能是各种“挤时间”。

    “两个孩子平时教育、抚育需要花的时间比较多,速裁庭的案件也很多,能审结这么多案件,就是早来单位,然后利用中午时间把要写的判决书高效地完成,缩短加班时间……”何艳说,如果说为了工作连家都不要了,那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工作再忙,何艳总能坚持“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的原则,也绝不会把工作的情绪带回家,可是,一些“当事人”却不管这些。

     刚调到速裁庭工作不久,何艳就受理了一起房地产开发公司拖欠承包人十几万工程款的案件,审理中,原告怕对方转移财产,向法院提供了该房地产公司账户上有一笔钱的线索,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何艳立即按程序出了“裁定”,冻结该账户的存款以防止转移。当天下班回到家,令她没想到的是合法的程序竟然招来了“威胁”,一名“社会人”给何艳打来电话,让她“麻溜地把账户的钱解开”,还威胁何艳说“你还想不想干了”……何艳好言相劝,让对方有什么异议通过正常途径反映和解决,可对方说话越来越难听,何艳只好挂断电话。当时被气得心跳加快的何艳第二天上班时已经把这件事完全忘到了脑后,可是没过多久,她又被该房地产公司举报,最终,绥芬河法院顶住压力,公正执行各个程序,履行判决时,双方达成和解,原告拿回了属于自己的工程款。

     面对不时出现的压力,何艳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法官是我从小到大的梦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梦想成真”!每天下班离开单位前,何艳都会把自己收拾得漂漂亮亮地回家,因为一进家门就会有大女儿扑到怀里、小女儿抱住大腿,她要给孩子们一个漂亮完美的妈妈,就像她对待每一个案件一样,力求公正完美——看着何艳瘦削的背影,都不忍将“铁肩担道义”这样的字眼加之于她,半年时间的303起案件以及之后更多案件的“完美”审结,却让我们看到了她那一颗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责任编辑:崔晓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