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四月,捷报频传!近日,经过资格审查、系统审定、集中公示等程序,海林市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被共青团中央、最高人民法院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在此次评选活动中,我省法院系统仅有两个集体获此殊荣。
主要
事迹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近年来,海林市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依法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妥善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用执着与坚定、用真诚与热情,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发挥审判职能,抓实四个环节
寓教于审,致力挽救。
少年审判庭始终把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贯穿于司法实践之中,在工作中牢牢抓住四个环节:庭审环节以教育为主,采取“圆桌式”审判模式,法警不值庭,拉近与未成年被告人之间的距离,从法理和情理的角度,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教育感化,提高庭审教育的实际效果;援助环节以支持为主,积极与司法局法援中心、共青团、妇联及教育局等部门沟通合作,共筑全社会青少年维权网络,拓展维权空间,最大可能地去支持、维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裁判环节以挽救为主,分析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同时结合未成年人的犯罪性质、情节和悔罪表现等因素,合法合理量刑,为他们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回访环节以感化为主,建立回访帮教档案,加强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沟通,及时了解掌握未年成人罪犯的判后情况,感化他们发下包袱,面对新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感谢少年法庭的法官们为我提供的帮助,又为我找到了工作,今后我一定遵纪守法,努力工作,不会再误入歧途了!”被帮教的小华(化名)这样说。
强化制度建设,工作规范明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少年审判庭以审理未成年人犯罪和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的各类案件为依托,以提高未成年人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为重点,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目标,强化管理,深入调研,精心整理,制定了指导性、实用性、操作性较强的一系列制度。与公安局、检察院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被害人损害赔偿工作的意见》,分别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被害人赔偿范围、赔偿工作调解原则、赔偿工作办理程序等予以明确,保证了损害赔偿工作合法、有序、有效运行。
强化预防工作,参与综合治理
多举并施,预防先行。
少年审判庭印发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单,制作“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提醒卡”,法官们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村屯、学校进行普法宣传,结合未成年人犯罪和侵犯未成年人犯罪的真实案例,教育广大学生遵纪守法,教育社会群众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成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开展“公众开放日”、“模拟小法庭”活动,让学生走进法院,亲身体验庭审全过程,提高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开展法治宣传,将生动典型的案例通过法院“两微一网”、当地主流媒体进行广泛报道,对青少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法治教育。
“少年审判庭以审判工作为中心,法制宣传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回访帮教工作做的有实有果,向前向后都做了大幅度的延伸,在维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以及预防和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和赞誉。”海林团市委的干部这样说。
全市法院将继续拓宽青少年维权的新思路、新途径,与全社会共筑司法预防、教育教育和社会预防并重的三维体系,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