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今天我当班

何艳:审判路上的追梦人

发布时间:2019-04-22 22:30:00





    为进一步弘扬先优法官的典型事迹,3月6日,牡丹江中院组织牡丹江电视台、牡丹江日报、牡丹江晨报等媒体记者参加了“今天我当班”活动,深入绥芬河市法院,对何艳法官进行了跟踪采访。

    牡丹江中院、绥芬河法院官方微博进行了同步直播,当天共发布微博22条,总阅读量达11128次。其中,单次最高微博阅读量达到1543次,网友纷纷围观点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法律的神圣与庄严,让我对法官的职业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做一名好法官、成为法律守护者,是我心中的期待和梦想。”何艳法官说,从事法律工作十余年,她一直梦想着让每一个人的权利都能得到平等的保护,每一个人的价值都能得到平等的尊重。

工作上的“拼命三娘”

    新一天的工作,何艳通常从7:50开始,暂别“母亲”身份的她,自踏入单位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战斗力爆棚的“何法官”。

    办公桌前,何艳查看着上午两个庭审的卷宗,再次整理着审判思路。台历上,3月12日用红笔标注着“去长沙看守所开庭”,整理好手头的卷宗,她又核对起远赴长沙开庭需要准备的材料。

    8点40分,何艳法官开庭审理一件物业服务纠纷案件。这次开庭没有原被告双方“对簿公堂”的场景。她把法庭设在了一间调解室内,原被告、法官、书记员围坐在一起,经过耐心的调解,被告当场支付了拖欠的物业费,原告撤诉,案结事了。

    庭审结束后,回到办公室的何艳又忙着给书记员安排工作。被一阵电话铃声打断,她放下了手中的水杯。这时,另一案件的当事人和律师带着材料来到法院,提出诉讼保全。“9点40分”距离10点的第二个庭审还有20分钟,顾不上喝水,何艳又快步地走向与当事人约好的地点。

    “准确金额、房产证、身份证等一些信息没有写清楚,按照我上次出示的材料清单,把咱们的材料再补充一下。”抽丝剥茧一般,何艳在当事人提供的杂乱的材料中,挑选着。

     十几分钟的简单碰头后,何艳穿上法官袍,10点准时来到第九法庭,开始新的庭审。

     中午,何艳来到食堂用餐。相对于饭菜可不可口,她更惦记两个年幼的女儿。钢琴老师给5岁的大女儿布置了新曲目,她把曲子名称记录下来;跟婆婆通了电话,确认2岁的小女儿要去参加的早教课。作为军嫂,家里家外的大事小事,何艳很少能依靠丈夫。“公婆很支持我和爱人的工作,白天都是公婆照顾孩子,晚上我一个人带孩子,公婆忙碌一天很辛苦,我也和孩子也有更多相处的时间。”

    匆匆吃过午饭,回到办公室的何艳,书写当天案件的判决书。从来不午休,这成了何艳工作的金科玉律,争分夺秒,争取当日工作当日完成,何艳说这样才能在下班的时候更好的处理家庭琐事。

    “工作这么辛苦,会影响到对家庭的照顾吗?” 记者问到。她说:“只要处理好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工作起来就会没有后顾之忧。”

     合上卷宗的最后一页,13点40分,何艳又来到了第九法庭,开始审理一起离婚案件。一个小时后,何艳又匆匆与执行法官就两件执行异议案件进行交流。

     初春的绥芬河,乍暖还寒,15点30分,何艳带着书记员来到了某小区送达传票。书记员有些气馁,跑了好几家,就成功送达出了一份传票。何艳笑着安慰书记员,“都说送达难、送达难,咱们回去多找线索、多送几次,就不难了。”望着夕阳余晖,手拿传票的何艳,继续敲着房门。

     在审判路上,她永远都是追梦者。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