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为什么,父母去世以后,子女分得的财产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带大家来了解一种特殊的关系——继父母与继子女。
说起这一名词大家可能有点陌生,通俗说就是父亲或母亲因故改嫁以后,其子女与继父或继母的关系。而一些遗产继承纠纷中,继子女对被继承人的遗产是否有继承权?
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成为继承人的前提条件是形成抚养关系
应怎样判断是具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或继父母呢?主要有以下情形:
1、继子女尚未成年,随生父母一方与继父或继母共同生活时,继父或继母对其承担了部分或全部生活教育费,或成年继子女在事实上对继父母长期进行了赡养扶助,亦视为形成了抚养关系。
2、继子女与继父母共同生活,继父母对继子女给予生活上的照料与抚养;或者虽未与继父母共同生活,但继父母对其承担了部分或全部生活费、教育费;或者成年继子女事实上长期赡养扶助继父母,应认为形成了抚养关系。
3、继父母负担了继子女全部或部分生活费和教育费;继父母与未成年继子女共同生活,对继子女进行了教育和生活上的照料,即使未负担抚养费用,也应认为形成了抚养关系。
继子女享有继承权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0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继父母子女的法律地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第二十七条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
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