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区法院立足基层
深入开展“五进”活动
为积极贯彻落实“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和“司法公信年”活动的要求,近日,西安区法院结合辖区和本院实际,细化了法官进社区、厂矿、乡村、学校、军营活动的具体措施,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创造优良法制环境。
一是“亲民形象”驻基层。制作“名片式”法官联系卡,印有法官姓名、性别、职务、联系电话、办公地址、法徽、服务宗旨等。每名法职人员200张,要求下基层时随身携带并根据需要随机发放给群众;统一订制“喷绘式”法官联系牌,在每个社区、村屯、学校、厂矿和军营醒目位置,并列张贴立案、刑事、民事、行政、执行、信访法官联系牌。人员以正副庭长、审判业务较好的同志为主,印有其着法服的相片、性别、职务、电话、专业特长。
二是“以案析法”送基层。要求刑事、民事、行政庭结合岗位实际进行备课并自行确定授课人员。课程中所举案例要通俗易懂,内容不少于1小时,课后至少利用半个小时时间解答听众相关法律咨询。具体课程安排、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授课人员由院里统一设计。
三是“法律集市”设基层。设置江滨、爱民、日照街早市、文化广场及江滨公园五个“法律集市和法律广场”咨询点。每个咨询点开设两天,每天不少于2小时,每周轮换一次。要求每次咨询活动由一名党组成员带队,立案、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各派一人参加,现场解答法律咨询,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四是“分配到人”走基层。按照“覆盖全区、分片包干”的原则,将现有的法职人员平均分配到辖区各社区、村屯、学校、厂矿、军营,保证每个单位都有一名固定联络人员。要求联络人员建立联络档案,每个月开展一次走访活动并撰写走访纪录,包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做信访当事人思想工作的谈话以及对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出的建议等。
五是“传授经验”强基层。由审判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培训计划,民事审判战线正、副庭长具体负责,对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知识培训。以街道、乡镇为单位,培训时间每次不少于1小时。
六是“公开审判”稳基层。责成刑庭选择不同类型、比较典型、与群众生活紧密联系的5起案件,对其进行公开审判,制裁违法犯罪的同时,提升法律的震慑效果,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知、守、用法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