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西安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杨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一案,黑龙江电视台都市频道《庭审内外》栏目拍摄团队对此案进行了跟踪拍摄。
案情简介
九名申请执行人申请执行杨某及其前夫田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执行干警依法向被执行人杨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财产申报表、公开执行告知书等相关法律文书。在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发现杨某存在隐匿收入的行为。经调查发现, 2016年杨某到某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中心支公司工作,并按月获取工资收入。2016年末至2018年1月期间,杨某共取得工资收入115,908.23元,期间另有粮补、地补、计生收入等共计1,174.50元,上述收入除偿还债权人王某500元外,均用于个人家庭生活消费,并为其本人、儿子、儿媳等亲属购买保险。
执行干警发现杨某有隐匿财产、违反限制消费等行为后,依法将杨某移送至公安机关侦查。经公安机关侦查后,依法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公诉机关认为,杨某隐匿财产,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致使法院已经生效的民事判决书无法履行,杨某擅自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应当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庭将基于本案案情,择期进行宣判。
普法小课堂
杨某在法律文书确定执行义务后,未如实申报财产,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逃避应承担的义务,致使法院判决、裁定无法执行,情节严重,已涉嫌构成拒执罪。
所谓有能力执行,是指根据人民法院查实的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具有履行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侵害的客体是审判机关的正常司法活动,不单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院依法作出的判决、裁定一经生效,就具有法律强制力,有执行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坚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