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争先创优 -> 法官出镜

省台跟踪拍摄 官方微博直播 带您走进阳明区法院五林法庭庭长曲国山的一天

  发布时间:2018-08-21 10:16:21














    五林法庭成立于1976年,原属林口县法院,2010年6月,因行政区划调整,归属牡丹江阳明区法院。五林法庭位于阳明区五林镇,管辖五林镇及24个行政村、8个自然屯,辖区面积5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305人。法庭共有干警4人,是全市唯一一个城区法庭。风雨四十余载,五林法庭薪火相传,初心不改,秉承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理念,化解百姓矛盾纠纷,服务乡镇经济发展,为辖区和谐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五林法庭各项审判指标连续多年位列全市法庭前列,2017年结案率达100%,调撤率达83.6%,无一重审改判案件及无理访案件,是老百姓心中的“口碑法庭”。2016年获“全省优秀法庭”荣誉称号。

    曲国山,男,1967年4月2日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任阳明区法院党组成员、五林法庭庭长。曲国山生长在五林镇,自1988年考入法院后,一直在五林法庭工作,至今已有30年。30年来,他不忘初心、扎根基层、化解矛盾、公正司法,连续多年被省院、中院评为省、市级“办案标兵”、“调解能手”,2016年被省委政法委授予“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8月16日,黑龙江省电视台新闻频道拍摄团队对阳明区法院五林法庭庭长曲国山的一天进行了跟踪拍摄,中院及阳明区法院利用官方微博进行了实时直播,当天共发布微博26条,总阅读量达11281次。

    曲国山庭长的一天到底是怎样度过的?让我们跟随镜头,一同走进曲庭长平凡而忙碌的一天……

    早上7点,整个城市刚刚苏醒,曲国山庭长已经吃过了早饭,来到了阳明区法院取车,前往他驻扎了三十年的工作岗位——五林法庭,开始了他一天忙碌的工作。

    开了一个小时的车,曲国山庭长到达五林法庭,法庭干警也都早早到岗。来不及歇口气儿,曲庭长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工作,电话联系当事人了解案情,约定调解时间。

    08:45  曲庭长对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进行调解。原告的丈夫与被告本系战友关系,后来因原告的丈夫车祸去世,被告借钱多年不还,无奈之下原告只得与相识多年的被告“对簿公堂”。调解现场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原告更是泪流不止,曲庭长凭借多年的调解经验和能力,一方面积极安抚当事人的激动情绪,一方面积极释法明理,化解双方解不开的“心疙瘩”。

    10:00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当事人终于同意和解,当场达成了和解协议。十里八村的村民与曲庭长都十分亲近,年龄大点的就亲切的称他为“曲子”。达成和解后,原告大姐开心地说:“谢谢‘曲子’啊,我这么多年的烦心事终于解决了!”

    跟记者聊起大家都认识的“曲子”,大姐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10:05  刚调解完民间借贷纠纷的案件,曲庭长未得空闲,一对母女又来到了法庭,女方带着年幼的女儿,哭诉着要离婚。曲庭长劝其为孩子着想,女子听了曲庭长的劝解很动容,决定先回家冷静冷静,并与曲庭长约定了下次调解时间。

    10:30  当事人一波接一波,曲庭长的电话一个又一个,耐心地回答着当事人的每一个问题。一上午的调解,曲国山庭长没有喝一口水,一直在忙碌着、苦口婆心地劝和着。三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节奏,记者问道“曲庭长,你觉得累吗?”曲庭长憨厚一笑,说“习惯了”。

    11:50  匆匆吃了口饭,曲国山庭长便马不停蹄地前往陈堡村当事人家中送达。前一天刚下过大雨,去往村里的路非常泥泞,历经近四十分钟颠簸车程,终于抵达当事人家中,曲庭长对其进行法律释明,告知了开庭事项,当事人签署了开庭传票。

    13:00  在陈堡村,曲庭长又来到了之前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原告家中,大家看到曲庭长来了,马上把他迎进屋。当时,原告找不到欠钱的被告,只找到了被告的担保人,在曲庭长全力调解下,被告担保人终于同意偿还本金部分,矛盾终于得到化解。原告不停地说着“要是没有曲庭长,我们一分钱都要不回来啊!”

    13:20  曲庭长又来到了之前一起赡养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家中进行回访。一进屋,老人看见曲庭长来了,乐得合不拢嘴,亲切的念叨着“这不是‘曲子’么!”

    老人有五个儿子,之前一直与小儿子一起生活,自小儿子进城打工后,其余四兄弟便产生了赡养纠纷,经过曲庭长的耐心调解,终于化解了五兄弟的矛盾,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15:00  人民陪审员胡玉龙是五林城建办的一名工作人员,下午到法庭签字,看到省台正在对曲庭长进行采访,老胡一定要跟大家说说他眼中的曲庭长——“曲国山庭长三十年扎根基层,镇上、村里的人对他的工作都非常满意,他处理案件让大家放心,百姓在哪他就到哪,口碑非常好!法庭是群众与司法之间的纽带与桥梁,我和曲庭长共事这几年,通过和他接触、和法庭接触,我自己的法律素养也提升了不少。”

    15:30  从陈堡村回到五林法庭,曲庭长还是没有休息,想到这段时间的案件较多,他和法庭干警坐在一起,对明天要送达的案件进行讨论。法庭干警都是曲庭长的得力干将,他们一起在炕头上参与调解,去田间地头里送达,小小的五林法庭就是当地矛盾纠纷的“减压舱”、“润滑剂”。

    16:30  阳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五林镇党委书记袁青与曲庭长可谓是工作上的“老搭档”了,说起他的“老伙计”曲庭长,袁书记打开了“话匣子”:“我与曲庭长工作配合了五年,他从工作到为人都让我敬佩和欣赏。曲庭长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度、对人民的温度、对公正的尺度,让我们地方党委省心又安心。”

    17:45  伴着晚霞,曲庭长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将车送回阳明区法院。微落的夕阳照在他的脸上,像三十年前初入法院时一样,只是“小伙”已经变成了“大叔”。奔波一天的他显得有些疲倦,他却开心的说:“今天没加班,可以回家吃口热饭了。”

    曲庭长一天的工作结束了,简单而忙碌,平凡而朴实。他并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边陲小镇上一名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人民法官。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法官的每一个承诺,将司法的公正与温暖送到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把五林法庭立成了百姓心中的一道标杆。

    一座法庭,一台警车,一班人马。三十年来,时代在变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初心却始终不变。

    化解纠纷,维系民情,基层坚守里的酸甜苦辣化作送达路上的沙砾,化作田间调解里的四季,化作卷宗上斑驳的笔迹,化作曲庭长平凡而真实的每一天……

责任编辑:李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