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队伍建设 -> 最美丹江法官

司法人物:“心系百姓的好法官”金桂兰

发布时间:2018-08-27 16:26:23



    在牡丹江法院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优秀的法官,她扎根基层、坚韧执著、公正执法;她心系百姓、亲民爱民、淡泊名利;她恪尽职守、笑对磨难、鞠躬尽瘁,她就是“心系百姓的好法官”——宁安市法院副院长金桂兰。

    金桂兰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模范法官”、“英模天平奖章”等近百项荣誉称号。2004年被省委授予“心系百姓的好法官”,同年,被中宣部授予“时代先锋”荣誉称号。2007年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我是农民的女儿,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回报人民的养育之恩。

    金桂兰的家乡在镜泊乡五丰村,那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她出生在1957年一个春暖花开的清晨,家里兄妹六人,她排行老五,长辈们给她取了一个散发香气的名字——桂兰。朴实的家庭培养了她坚毅、刚强的性格。金桂兰1976年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镜泊乡五丰村妇女队长、镜泊乡妇联主任、东京城镇团委干事、纪检委员,因工作需要于1990年借调到东京城法庭工作,1992年转为正式干警。金桂兰长期奋斗并坚守在基层,多年扎根农村法庭,努力去化解群众矛盾、解决群众难题。她跑遍了法庭辖区的155个村屯,到当事人家里调解案件1000余次,累计行程5000余公里,主审的1300余起案件,无一例重审改判、无一例差错超限、无一例上访缠诉、无一例违法违纪,90%以上调解结案,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在东京城镇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我们有位好法官,大事小情她都管,谁家有啥闹心事,就去法庭找桂兰”。金桂兰也曾深有感触地说:“我是人民法官,就要为群众排忧解难,他们相信我,我就要尽自己所能为老百姓多做些事、多分点忧、多解点难!”

    从事审判工作的十六年中,她从一名普通的书记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法官,并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大大小小的58项荣誉,并于2007年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04年,牡丹江中院、牡丹江市委、黑龙江省高院相继做出了向金桂兰同志学习的决定。

    ——作为一名法官,裁定每一件事,只要对得起自已的良心就不会出错。

    作为法官的金桂兰深知要时刻面临权与法、情与法、权与法的考验,要想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就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干干净净做人,认认真真办案,绝不能玷污神圣的法律。

    金桂兰常常告诫自己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吃了拿了,心里的公正也就没了。”

    1999年,客商李某诉本地一木器厂货款纠纷一案中,李某怕法庭倾向本地企业要不回货款,便给她送去三千元钱,并许诺办成之后另有重谢。虽然此案李某百分之百能胜诉,但是金桂兰并没有收他的钱,而是向他说明依法办案是法官的职责,法庭不会为了地方和部门利益而搞地方保护,更不会谋取个人私利。经过公正裁决,法庭为其追回了全部货款。当他来取执行款时,他又一次拿出一沓钱恳切地对金桂兰说:“金法官,上次我给你钱是怕货款要不回来,这回货款全回来了,这点钱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一定要收下”。金桂兰能够看得出,这一次李某是诚心诚意感谢她,但是,不能因为为当事人办了一点点事,就收取当事人的好处,她仍然婉言拒绝了。

    公正司法是法官的天职。作为一名法官,有时为了把案件办得公正,不仅要战胜感情,有时还会失去友情。2003年,金桂兰在审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时,被告为了能少赔点钱,找来了她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来说情。金桂兰说:“咱俩是多年的姐妹,照理说我该帮你,可是,作为一名法官,我没有任何权利不按法律规定办事,这件事我不能答应你。”听她这么一说,朋友拉下了脸“你也太死性了吧”,说完便摔门而去。凭心而论,金桂兰也是血肉之躯,也是有感情的人,但是她想,老百姓到法院打官司,要的就是公理,求的就是公正,法官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就应该用来为人民服务,没有理由拿法律作为感情交易的筹码。最终,她依法审理了此案,保护了原告的利益。

    ——强行判决省时省力,但当事人却结了仇。调解案子虽费时费力,但双方可化干戈为玉帛。

    金桂兰是一名人民的好法官,但她更像一个优秀的“人民调解员”。在她主审的案子中,调解率达90%以上。面对别人的不理解,她解释说:“强行判决可以省时省力,但当事人容易结仇。可调解的案子就不一样,当事人双方满怀敌视而来,经调解满意而归,化干戈为玉帛,这有多好。”在东京城法庭管辖的19万人口中,大多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两口子打架、婆媳不和、邻里纠纷、村民间有纠隔,老百姓也常常到法庭讨说法儿。

    刚到法庭不久,金桂兰便接到了一个难缠的案子。那天,镜泊乡王老汉怒气冲冲地闯进法庭状告儿媳。得知这事不符合立案条件时,老人立刻火冒三丈,“如果法庭不受理,我就告到县上”。金桂兰连忙把老人领到自已的办公室,一边给老汉倒水,一边和颜悦色地说:“大爷,您消消气,孩子啥事做错了,能不能和我说说。”听到这温暖的话语,老人的情绪有所缓和,道出了儿媳“不孝”的原由。原来是王老汉在种地上与儿媳发生了分歧,一个要种玉米,一个要种黄豆,两人各不相让,老人一怒之下找到法庭。金桂兰脑子一转,老人认死理,硬讲不行,还不如把儿子儿媳叫来调解调解。儿子、儿媳来到法庭后,金桂兰严厉地批评了她们,并让他们给老人赔不是,老汉有了台阶下,情绪慢慢平静了下来,金桂兰看时机已到,就对老汉说:“你儿媳的想法是有道理的,年轻人脑子活份,种经济作物没啥亏吃,儿媳不也是为了这个家嘛。”老汉一想,这话也对,人家金法官好言相劝,儿子儿媳也道了歉,还犟个啥劲。想着想着,气也就消了,临走时王老汉拉着金桂兰的手一再说:“闺女,还是你说的话中听,大爷气糊涂了,有啥对不住的你就多担待着点。”那年秋天,金桂兰在送公粮的队伍中见到了王大爷,老汉合不拢嘴地告诉她,黄豆卖上了好价钱。看到老人喜悦的样子,金桂兰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

    2003年,一对小夫妻来法庭打离婚。起因是男方以前在天津打工,回家后经常半夜三更打电话,妻子便咬定丈夫有了外遇,可丈夫坚决不认帐。女方起诉离婚,男方又不同意。金桂兰一看这夫妻俩不像真的是感情破裂,好像是有什么误会,如果就这么判了,弄不好会毁坏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她决定先从男方入手,解开这个“夜半电话之谜”。原来在天津打工时,一合伙人借了他的钱始终没还,他又不敢让媳妇知道,只好半夜打电话追讨,没想到媳妇竟想到别处了。真相大白后,金桂兰又上门和女方耐心细致地交谈、劝说,小俩口终于和好。半年后,媳妇专门给金桂兰打来电话:“金法官,当初幸亏你没给我们判离,现在俺那口子表现可好了,真是多亏你了。”

    金桂兰像对待自己亲人那样对待每一位来访的群众,江南乡来诉讼的李红梅的小孩饿得直哭,她立即到商店买来奶粉、饼干;来打官司的人中午没钱吃饭,她把人家领到饭店吃顿饱饭;家在外地的当事人无钱买车票,她也慷慨解囊……

    ——虽然疾病像一个阴影总在我心里缠绕,但是一忙起来我就什么都忘了。

    金桂兰十几年如一日,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踏进法庭大门的群众,认真地办理着每一件让人瞧不上眼儿的“小案子”。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身体透支,病魔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向她袭来。1998年,金桂兰被确诊得了乳腺癌。没人的时候,金桂兰哭了。自己刚刚40岁呀,生命的旅程才走了一半,初中没念完的儿子还需要母爱,一直和她作着"周末夫妻"的丈夫还没有好好地享受家庭的温馨。更重要的是,自己所挚爱的事业还没干够。

    在疾病面前,看起来是那么柔弱的金桂兰表现出了常人少有的坚强。她坦然地一次又一次走进医院,去接受手术,去接受化疗。病情稍有稳定,她就投入了工作。医院第一次为金桂兰切除癌肿的当天下午,她就跟大夫请假,要陪一个当事人到市中级法院做鉴定。大夫责问她:你不要命了?金桂兰央求大夫:“我也不活动,就说说话,你让我去吧。鉴定是早约好的,人家大老远地赶来,我不去哪行?”

    乳腺癌的化疗还没结束,金桂兰又得了胆结石病,每次疼起来都如刀搅一般。好几次,她正接待着当事人,胆结石病发作了,她咬着牙,用笔顶着胸口继续工作。实在疼得受不了了,她就找个没人的屋,滚到沙发上哼几声。

    长年的工作操劳和生活不规律,不仅让金桂兰得了乳腺癌、胆结石,还有胃病、咽炎、风湿症。金桂兰先后7次走进手术室,她的身上布满了一条条疤痕,她的抽屉里堆着各种各样的药。

    “虽然疾病像一个阴影总在我心里缠绕,但是一工作起来、一忙起来我就什么都忘了。”金桂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把最后的时光交给了百姓和工作。自生病以来,她忍受着疾病折磨,以超人的毅力工作着。她的身影时常出现在老百姓的田间炕头,她的笑容依然和蔼可亲,她受理的案子依然能在最短时间内审结。同事们说,她真是在拼命啊!

    人活着,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它的质量,这种质量体现在为社会、为人民做了多少事情。金桂兰常说:“要做一个上不愧党、下不愧民、内不愧心、老百姓满意的好法官。”

    “桂花虽飘逝,兰香留世间。”金桂兰法官虽然已经不在了,可她用忠诚与奉献诠释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崇高信念,用纯洁的党性、高尚的人品,铸就了“人民法官”永远不倒的口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