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省新闻夜航报道西安区法院审理诈骗案

发布时间:2018-05-11 10:50:43







    4月27日,牡丹江市西安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大型网络诈骗案件,省电视台《新闻夜航》栏目对此进行了报道。

    《巨额来电》是借着国内电信诈骗和网络安全热的东风,拍摄的一部基于现实题材的犯罪类型电影。影片很大程度上还原了电信诈骗运作机制和细节。近日,牡丹江市西安区法院对一起利用网络诈骗电商案件连续审理了12个小时,案件被告人是一个由27个人组成的诈骗团伙,“大boss”王某“专业而规范”的手段堪称现实版《巨额来电》,发人深省。一起走进今天的《庭审内外》。

    想找工作,误入诈骗公司

    2018年4月27日早8点,牡丹江市西安区法院司法警察来到了市第一看守所,将27名被告人逐一押解回法庭,公开审理了这场牡丹江市近3年来,被告人人数最多的网络诈骗犯罪案件。

    这27名被告人,有同村人,有朋友,有恋人,还有亲人。开始来到这家诈骗公司时,大多数人都是通过熟人介绍,然后被高额的收入所吸引,现在则是悔之已晚。

    画面中出现的被告人徐某,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一直想挣点钱,减轻家庭负担。2017年3月,刚刚过完18周岁生日的徐某,与本案另一位被告人张某一起找工作。张某的亲戚向二人推荐了一个电脑公司,听说好像是做“销售”方面的工作。于是,徐某和张某决定先去公司看看情况。

    既然是做销售,就应该会有一些商品要向客户推销,那么被告人徐某所在的这家公司到底是卖什么的呢?

    “包教包会”,附赠诈骗剧本

    原来徐某他们推销的“商品”就是帮助一些网站的电商刷单,从而提高电商的出货量和信誉度。诈骗公司的老板为徐某这些所谓的客服工作人员,提供了台式电脑、QQ账号、支付宝账号,甚至还有与电商在网上谈话的诈骗剧本。

    “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当公司里老员工将一整套诈骗电商的流程,教会包括徐某在内的26名新来的员工以后,接下来能找到多少电商愿意刷单,能让多少人上钩,就是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分阶段诈骗,骗的越多分成越多

    在这27名被告人中,有26名和徐某一样是从犯,主犯则是他们的“大boss”王某。刷单有很多种套餐,不同套餐对应的价钱和信誉度提高的级别也是不一样的。按照公司的流程,这26名客服以向电商们索要套餐款为理由,进行第1次诈骗。

    事后客服将被骗电商的QQ推送给王某,然后将被骗电商的QQ屏蔽,而王某则使用新的QQ对被骗电商实施第2次诈骗。“大boss”王某说,他们会向电商们收取保证金,这个保证金就是向电商承诺,可以通过刷单成功提高一个钻石的信誉度,然后就立即将保证金返还给电商,保证金的额度1000元起,根据商品单价的多少,来收取一定的保证金。

    然而“大boss”王某却从未将保证金归还给这些电商,不仅如此,他还实施了第3次诈骗,收宝贝款。

    宝贝是指电商要提高刷单量的商品,而宝贝款就是商品的单价,通常电商找到王某刷单时,宝贝款不会一笔一笔的给王某打,一般都是5笔、10笔或是更多。

    王某在刷了几单宝贝款后,会继续向电商索要宝贝款,刷单心切的电商往往第1次付的宝贝款没刷完后,就付了第2次的宝贝款。最后,电商所付的宝贝款,并没有刷够相应的单数,而剩余的宝贝款也全装进了王某的腰包。

    王某诈骗犯罪团伙的分成规定是:客服单月诈骗人民币5000元以下的,客服与王某四六分成,5000元至10000元的五五分成,10000以上的六四分成。制定了明确的分成规则,又有详细的诈骗剧本辅助,正当王某把大笔的诈骗赃款收入囊中的时候,王某所租用的写字楼里传来的一个消息,让王某心中一惊。

    一年多诈骗400余起,金额50余万元

    没过多久,“大boss”王某在租用的写字楼里听说有人因诈骗罪被抓了,这让他忐忑不安,为了先避一避风头,他随即给公司所有员工放假。直到2017年5月26日,牡丹江市公安局在一处茶馆内发现了这个“大boss”,立即将其刑事拘留。但在警方搜寻证据时,王某公司台式电脑上的硬盘却全都不见了。

    但很快,警方就将王某藏匿的台式电脑硬盘、手机、诈骗团伙其他成员的手机找到,并从中调取犯罪资料。

    经查证,从2016年3月到2017年5月王某被抓前,王某诈骗犯罪团伙共实施诈骗犯罪400余起,诈骗合计金额50多万元。庭审过程中,27名被告人对自己所犯的罪行供认不讳。公诉机关以诈骗罪,对主犯王某以及其余26名从犯依法提起公诉。牡丹江市西安区法院将对这起27人诈骗团伙案择日进行宣判。

    牡丹江市西安区人民法院刑庭庭长常晓辉:近三年来,公检法加大了对网络诈骗案件的审理,因为它严重的侵害了网络安全,同时也侵害了公民的财产安全。

    近年来,随着网络、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也越来越多,无论犯罪嫌疑人使出什么样的诈骗手段,只要脚踏实地、不占小便宜,骗术就会不攻自破,就像今天的这些网络电商们,如果他们不采用这种刷单来提高信誉度的手段,又何来的骗人害己呢?

责任编辑:邢宇彤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