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林口县法院:把爱融入法律 做一名群众满意的乡村法官

  发布时间:2018-04-20 08:43:48




    高大鹏,男,1978年6月出生,汉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林口县人民法院古城法庭审判员,2011年考入林口县法院,历任执行局执行员、行政审判庭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等职务。工作中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努力工作,因个人工作突出,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法官这个职业他爱的深沉

    刚到法院工作初期,高大鹏感到自己掌握的法理知识和工作实践存在差距,他便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向老干警学习,用心学习老法官们的办案经验。无论是什么案件的庭审,他都抽时间去旁听,每天都利用业余时间查资料看卷宗,同事们都知道他随身带的包里一定会有一本书。通过学习观摩,他在短时间内就适应了工作。在执行局任执行员期间,通过学习其他法院先进理念,创新执行方式,在执行一起赔偿案件中,他主动与双方沟通,及时告知执行进度,与公安机关信息共享,及时执结了原本让执行人已不抱希望的案件,老人高兴的表示要答谢,被他惋言谢绝了,最后老人在派出所干警的陪同下,送来了写着“人民好法官、心系百姓心”的锦旗。

    高大鹏的家远在哈尔滨,上班之初,他每天吃住在法院,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结婚后,因妻子在哈尔滨工作,他也只能在不加班时回家看看。2016年末妻子临产,因高龄生产,心里压力大,希望他能早点请假回家陪产。但恰逢年底,各项工作都到了收尾阶段,法庭人员少,他不想因自己的家事给其他同事增加工作量。在忙完手里的案件后他才匆匆赶回家,女儿好像特别理解这个忙碌的父亲,在他回家的第二天就来到了这个世界。年近四十才喜得爱女,本应尽情享受天伦之乐,但高大鹏牵挂着已排期开庭的案件,在家陪伴了妻子和女儿三天后,就满怀愧疚恋恋不舍地返回了工作岗位。

    当事人的信任和感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他成长为一名人民满意好法官的不竭动力。

    心系群众,让冰冷的法律有温度

    在审判一线工作六年多来,高大鹏始终坚持用“精心、耐心、细心、爱心”——“四心工作法”开展工作,他注重与当事人的交流沟通,从而发现纠纷发生的关键点。

    常言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高大鹏认为,只要付出耐心、理解和真情,赢得当事人的信任,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辖区居民任某有一栋砖瓦平房,后来女儿于某将产权证拿走,将房屋更名过户到了自己的名下,原告多次索要无果,无奈之下起诉到法庭,要求确认该房屋的所有权属于原告任某。高大鹏接到案件后就想到,为什么时隔多年才到法院起诉,一定是有原因的,考虑到原告年迈行动不便,就主动到其家中了解情况。原来老人只有一个女儿,一直共同生活,老伴去世后,老人将财产赠与给了女儿,近期由于有了矛盾,便想着将房屋要回来。了解了事情起因,高大鹏又找到了被告于某了解情况,被告表示,母亲已八十多岁,根本无法独自生活,自己也年近六十岁了,家中还有两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前段时间因自己去儿子家侍候儿媳生产,找了个临时保姆侍候老人,老人误会才起诉自己的。了解事情原委后,高大鹏又找到邻居了解情况,认定了被告所述基本属实。之后,高大鹏到原告家中走访,看到被告对原告无微不至的照顾,高大鹏陪着老人聊天,讲母女情深,血浓于水,再多的金钱怎能买到母女间的亲情。最后,老人被法官耐心感动,最终撤诉。

    高大鹏在勤恳的工作中努力将理论知识与审判实践有机融合,擅于找到当事人之间形成诉讼的死结,把握当事人存在的侥幸和纠结的心理,加大调解力度,让当事人解开心结、心态释然,促成各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实现案结事了。在审理一起抚养案件中,原告小王起诉父亲要求增加抚养费,因当年父母离婚时约定的抚养费不足以满足小王现在生活的需要,要求在原来300元的基础上再增加500元。开庭时,双方亲属就吵成一片。高大鹏通过了解得知,原告父母离婚后,一直随母亲生活,被告离婚后又再婚。小王现在正在念高中,各种费用不断增加,母亲打工收入已入不敷出,父亲在外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收入较高,但十几年来除生活费外,从没额外给过原告钱物。高大鹏及时安抚了原告及亲属的情绪,他认识到双方情绪大,调解很难,判决可以解决纠纷,但却不能解开心结。高大鹏多次给被告打电话,与被告讲法理、讲伦理,让他了解原告生活环境、心理状态,让原告加了被告的微信,让被告了解原告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最终化解了原被告双方解不开的心结,父女俩的亲情得以再续。

    踏实奉献,作青年干警的表率

    工作六年多以来,他公正高效地审理了500余件案件,无错案、无超审限案件、无上访案件、无违法违纪,受到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在审判实践中,他以法律的威严定纷止争,用自己的热情和真诚实现案结事了,得到了群众的由衷敬佩和信任。

    没有优厚的待遇,没有鲜花和掌声,他是如此平凡;日复一日坚守岗位,风雨无阻,他是如此的不平凡。高大鹏深知做一名新时代的法官肩上的责任和义务,他把爱融入法律,把公正与效率作为其行动的指南,努力做一名群众满意的乡村法官!

责任编辑:李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