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牡丹江市法院工作会议中,东宁市法院以各项指标稳居前列,被评为“先进基层法院”。东宁市人民法院员额法官13人,年审结案件4140件,以员额法官人均结案318件的佳绩,再次荣登全省基层法院榜首,获得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石时态的表扬。
案件审理难度加大、审判数量增多、员额法官过少成为制约东宁法院发展的一大阻力,而作为试点法院,司法改革压力只增不减。东宁市法院在改革与审判的双重压力下,搞创新、抓改革、求突破,借助改革的动力破解审判的压力,不断提升案件质效。
1专业化团队
缓解案多人少的压力,首要任务是为法官减负。该院按1:1:1的比例组建了11个审判团队,入额院领导全部编入审判团队,为每位员额法官配备了1名助理和1名书记员,政务及事务性工作由助理和书记员办理,缓解法官的办案压力。同时按照1+N+N+N的模式,组建执行团队,保障每位执行员有1名书记员和1名法警协助执行。审判过程中,按照“繁案精审、简案快审”的要求,积极推进繁简分流,采取随机分案与人工分案相结合的方式,将关联案件、类案分给同一审判团队,规范文书制作、统一裁判标准、实现类案的统一审理思路和要点,让团队审判更趋专业化、规范化。
2集约化辅助
团队模式,解决了谁办案的问题。该院通过社会化选人、合同制用人、规范化管理招录一批书记员和司法警察,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辅助人员队伍,弥补审判力量的不足。开展了以审判、执行为中心的内设机构改革,成立了诉讼服务中心,对审判活动所需要的送达、司法技术、卷宗移送等辅助性工作归口管理。成立了送达组,集中送达诉讼文书;司法技术室统一协调鉴定、评估,节省鉴定时间,提高审判效率。审判辅助工作一口出,形成了集约化辅助模式,让法官工作更有的放矢。一年来,送达组辅助送达3500件次,司法技术室办理案件167件。
3多元化解纷
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纵横推进,搭建司法局+城区党工委+巡回审判点的多元化解纷平台。司法局派员到法院现场办公,设立了司法局驻法院调解工作室,对前来诉讼的案件,由调解工作室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司法确认。在城区设立法官调解中心,对城区内产生的纠纷,由值班法官与城区干部共同调解。在未设立法庭的行政村屯设立巡回审判点,定期巡回解决纠纷,让老百姓充分感受到“家门口的”便捷和温度。年约600起案件在诉讼之前予以化解,减轻法官的办案压力。
2017年,东宁市法院在改革的驱动下,共受理各类案件4467件,同比上升5%,审结4140件,同比提高19%,结案率92.7%,同比上升9.3个百分点。院庭长办案数3057件,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318件,同比增长45%。简易程序适用率78%,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9.8%,平均审限19天,同比缩短9天,极大提升审判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