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心声,解心结,暖心窝。”2018开年以来,牡丹江中院民二庭的法官们努力克服案件同比大幅增长的压力,利用春节前的有效工作日,积极开展调解工作,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减少了当事人诉累,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今年以来,全庭共受理案件90件,审结27件,以调撤方式结案20件,调撤率达到71.42%。
背对背释法析理,消除多年积累矛盾
副庭长王凡发现新收的民间借贷案件中有一起为多年积案,当事人双方矛盾尖锐且不愿沟通,王凡及合议庭成员反复查阅一审卷宗,对该案的详细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后,先采取背对背,后通过面对面方式,从情、理、法各个角度对当事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
普法宣传及时准确
为当事人减少诉累和损失
主审法官郭艳辉在对新收案件进行梳理中,发现A公司对四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判决不服,提起了上诉。阅卷时发现,这四起案件事实清晰,适用法律准确,一审判决得当,仅是当事人对法律认识存在误解,于是对四起案件一并沟通调解,在对A公司辩法理、讲情理、析事理后,双方当事人对相应的法律有了进一步认识。为了减少因诉讼带来的进一步损失,A公司向法院提出了撤回上诉申请。法官们在调解中普法,既提升了司法公信力,也让当事人感受到了法院的温情,获得多方当事人的肯定。
情理法理相结合,实现诉求保情面
副庭长蒋志红对一起民间借贷案件进行庭前电话沟通时,发现该案的双方当事人曾是多年的老友,但因借款未还引发纠纷,导致双方撕破脸皮又伤了情面。在详细了解案情并多次沟通后,蒋志红副庭长决定将双方约到法院进行调解。双方见面后情绪激动甚至发生口角,蒋志红法官和法官助理刘洋采用背对背方式,分别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从情感方面入手,一边唠着家常稳定双方情绪,一边用最朴实的话语解释着案情,引导双方用平和、真诚的态度解决纠纷,扫除了情绪上的积雪,打开了尘封的心门。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达成和解,并当场给付欠款。在调解中拉近了法院和当事人的距离,让百姓看到司法不仅只有公正的一面更有温情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