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3日,周强院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上作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庄严承诺。9月28日,全国法院执行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最高法部署破解执行难工作。在当前案多人少,执行工作推进艰难的形势下,牡丹江市爱民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化解执行难新路径,用好信息化查控系统、强化执行指挥中心作用、做好集中执行、抓好队伍建设,“四驾马车”齐发力,化解“执行难”成效显著。 信息化查控来帮忙,案件执结排在前。爱民区法院充分运用“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通过黑龙江法院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对待执案件进行网络查询,查找被执行人银行帐户,直接去银行对被执行人帐户存款进行冻结扣划,查控范围包括全国21家银行,2015年至今运用“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案件800余件,通过查询帐户进行扣划200余万元,上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04人,在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年度排名中由于案件执结率高、效果好,始终排名前三名,受到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认可与肯定。 指挥中心发挥作用,执行监管更透明。为确保司法公开,爱民区法院在执行局设立了执行指挥中心,明确人员职责,保证执行人员外出执行时人手配备一部单兵执法记录仪设备,对当事人进行现场询问、调查、财产查封时通过单兵将执行过程反馈到执行指挥中心,通过反馈信息实时监控执行过程,规范执法人员行为,提高了执行监管的透明度和群众满意度。 重要节点利用得好,集中执行见成效。爱民区法院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抓好执行会战,集中执行,提高执结效率。年初,开展执行会战,接到执行任务第一时间走访被执行人所在单位、居住地和亲友住处进行深入调查,快速查找到被执行人在某银行的存款信息,快捷高效的完成了执行工作,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群众对执行人员的高效执行深表敬佩,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队伍建设重视起来,执行能力有提高。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执行人员的执行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执行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时,被执行人以无力偿还为由拒不执行并逃居国外,爱民区法院执行人员凭借多年执行工作经验和业务培训学习获得的执行技能,及时查封被执行人房产开发抵押金,对其进行边控,采取限制出境措施,被执行人马上同意还款。通过执行工作大比武、大练兵,队伍素质明显提升,执行能力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