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贵在励志 著书崇尚司法
法官贾玉敏三本文集正式出版发行
不久前,人民法院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视角》、《沉思》、《回声》三本文集。这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高级法官贾玉敏同志集中出版的作品,在司法系统引起较大反响。
贾玉敏同志现任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该同志1978年初参军,在部队先后任战士及团政治处报道员,1983年底复员后,在密山广播电台任记者和编辑。1988年初调任密山市法院法官,1991年8月调入市中级法院工作。期间,曾先后在三个基层法院担任调研员、办公室副主任、审判员、副院长、院长等职务,2002年5月任中级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至今。在担任中院领导期间,他始终坚持读书,勤于思考,笔耕不辍,利用业余时间,结合审判及司法工作实际,撰写大量的论文、杂文及散文,在各种会议交流或刊载在国内报刊、杂志及网络媒体上。2014年6月,该同志将这些散在的作品进行整理、分类、挑选及编辑,最终汇集成三本文集,即论文集《视角》、杂文集《沉思》、散文集《回声》,寄送人民法院出版社。通过严格审查,得到充分认可,并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于今年五月正式交付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论文集《视角》,共计33.8万字,主要是选择作者司法理念、立案再审、刑事审判、民事审判、商事审判、司法调解、涉诉信访、国际协作、服务大局、基层改革、队伍建设及审判管理等12个方面的46篇论文,是作者从一个基层法官的视角,对司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司法实践中的现实问题、理论问题、实务问题,进行的调查、研究、分析及探讨。文章中,有问题概括,有原因分析,有整改建议,体现了一位基层法官的思想、理论及实践的积累与探索。“思维,是法官的意识反映;思想,是法官的行为导向;思路,是法官的司法指南。一位法官,如果没有理性的思维,成熟的思想,明确的思路,司法的从业路径,必定是步履维艰,也会索然无味的”。这是作者在《视角》序言中开篇的一段话,也是作者对调查研究的深刻认识。
让读者特别关注的,是作者的杂文集《沉思》,共计16.7万字,选取的是作者平时有感而发诸多杂文中的109篇。其中,既有对法理、廉政、监督方面存在问题的感悟,也有对审判、证据、执行方面显现矛盾的批判,更有对改革、队伍、财装方面负面倾向的呐喊。作者是一位在法院工作26年的法官,在基层法院、中院机关亲身经历一些艰难的司法过程,特别是一些“现象或事情,常常令自己伏案沉思,辗转反侧。那种时而压抑,时而愤慨,时而想呐喊,时而又冷静的心境,又不能不产生一些难以控制的冲动,引发了强烈的不吐不快的感受”,以至于才有了这些“感想无知,姑且是信口开河聊以自慰;对错无谓,就当是扒开心扉让人翻看”的文字。充分体现了作者灵魂深处那种疾世愤俗,刚正不阿的性格和理念,也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司法的艰难及对司法改革的迫切心境与理解。
“岁月,是用来歌唱的。历史,无论如何,在诗人眼里,都是一首首歌,一行行诗,一段段曲”。散文集《回声》序言里的一段话,真实的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无限热爱及快乐向上的态度。这部散文集共计13.5万字,分为“难忘乡情”、“追忆军旅”、“记者生涯”、“法海拾贝”、“港岛随想”、“大洋踏浪”等六编,分别记述了作者在家乡生活、参军入伍、从事新闻、法官经历及香港学习、美国培训的66个生活片段。文章用轻松的笔触,悠扬的语调,简洁的文字,讲述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瞬间,一段段舒缓怡然的乐趣,也为基层法官枯燥的工作环境,紧张的生活节奏,带来难得的快乐思考及人生启迪。
读书贵在励志,著书崇尚司法。贾玉敏同志三本文集的出版发行,必将激励法官读书学习的热情,也将推进法院文化建设的发展与进步。